一篇高考大類招生
2019-03-22 18:01:26河北高考
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推行“大類招生”的招生模式,在137所“雙一流”高校中,已有一半以上的高校實行了按大類招生,可見大類招生漸成趨勢。那么19屆考生又該如何來面對高校“大類招生”的填報呢?
什么是大類招生?大類招生有哪些模式?對考生報考又有什么影響?今天高考君就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這些問題。搞清高校大類招生,選專業不糾結!
什么是大類招生
所謂按大類招生,簡單來說就是按學科大類招生,高校將相同、相近的學科門類,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專業合并,按一個大類招生。考生填報志愿時,可以直接按照專業大類的名稱來填報志愿。
例如:
如在某校招生專業中,農學、植物保護、園藝、種子科學與工程等4個專業統一以“植物生產類”招生,考生若想選擇其中某一個專業,填報時只需填上“植物生產類”即可。
考生通過大類招生被錄取之后,在本科階段前兩年(有的是一年)統一學習基礎課,大二或大三時再根據學校要求、自己的興趣、專長和發展方向,在大類所含專業中選擇具體專業。
大類招生和普通專業的區別
專業名稱
與專業招生相比,按類招生的專業類名稱沒有專業名稱劃分得詳細,一般是某一學科領域內的一級學科或者二級學科。
比如北京工業大學2018年的招生計劃里面大家就可以看到土木類、能源動力類、數學類等這些類別。這些都是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專業目錄里面的專業類,每個專業類里面包含了院校正式在教育部備案的多個具體專業。
招生計劃
對于按類招生的學院,學校招生計劃數不再按專業劃分,而是下達到按當年計劃招生的專業類,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只需填報相應的大類,不需要選擇確定自己就讀的具體專業。
培養模式
不同的高校在按類招生的過程中結合本校的教學資源、學科建設、專業布局、院系建制、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就業方向等問題制定相關的培養模式,彼此之間也不盡相同。即便是同一高校內,不同類別的培養模式、分流時間等也會有所區別。
大類招生的三種模式
1、按一級學科或二級學科招生
這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實行的大類招生形式。這種招生方式中的專業類所包含專業一般具有學科相近性,把一些特點相似或者具有相同屬性的系科或專業方向合并在一起招生。等大二或大三再分流到不同的專業進行具體專業課程學習。
2、按院系招生
按院系招生的高校,一般是一個學院或系,按一個或幾個大類招生。學生們可以通過對學科、專業的學習和了解后,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成績等,再在院系范圍內選擇專業。
3、按“基地班”“實驗班”模式招生
還有一些學校是以“基地班”、“實驗班”的形式進行招生,如北京大學的“工科實驗班類”,浙江大學的“工科試驗班”等。當然,不是所有的實驗班都按大類招生,還有很多高校的實驗班是入校以后再進行選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