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理工學院領導與師生共談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問題
2019-03-20 20:36:47網絡資源
3月14日,由東莞理工學院黨委主辦,組織部、宣傳部、教工部、學工部、學生社區黨工委等共同承辦的2019年第一期書記茶座在松山湖校區學生社區莞華分院活動室舉行,學校黨委書記成洪波、副書記呂琦元走進學生社區,邀請了20位師生代表共同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中提出的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等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茶座上,成洪波首先分享了自己對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問題的體會與感受。他表示,發展不平衡問題主要體現在城鄉區域發展、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法治社會建設等多方面上,目前我國正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代,存在著發展戰略需要進一步優化和調整的問題。從客觀角度出發,城鄉區域的差距十分明顯,即使是經濟發達的廣東省,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也十分突出。對于解決廣東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成洪波指出,“區域發展的差距是一個發展中的問題,我們不能讓這種差距長期地發展下去,要通過先進地區提升發展質量,利用區域統籌、功能區建設帶動脫貧攻堅措施的有力實行,幫助后發展地區的人民改善生活質量。”
成洪波表示,在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時,也要兼顧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法治建設的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要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與魂和社會主義文化結合起來,讓社會充滿活力的同時,也要在依法治國的體系中實現活力。成洪波呼吁,高校師生們所進行的學習、研究、實踐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緊密聯系起來。
來自電子工程與智能化學院的凌世亮同學從調整發展格局、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的主題角度出發,以茂名高州市城鄉發展的現象為例子,闡述了推動城鄉區域發展一體化的必要性。凌世亮還提出了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建議,他說道,在城鄉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城鄉的地理位置以及人口特征,對城鄉進行“分工合作”,進一步提高城鄉的經濟發展,提高城鄉發展質量與效益,杜絕部分地區產能過剩;同時,還要注重教育優先發展,以教育優先發展促進個人發展,推動社會進步;促進人才發展與經濟發展的融合,注重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創造優良的社會條件,吸引人才參與到鄉村的發展當中去;加強保障體系建設,增強人民的幸福感。
來自機械工程學院的陳杰鵬同學從汕頭人才流失問題的角度出發,提出人才流失是汕頭發展不平衡的原因,同時也是汕頭目前普遍存在的現象。陳杰鵬還分享了在寒假調研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他說:“我認為,許多工廠企業的管理人員思想過于保守,并沒有更多想要創新的想法,由于這種缺乏活力的發展現象出現,許多汕頭本地人對留在汕頭發展失去了信心。”針對人才流失的問題,他表示,政府應該營造一個更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發揮汕頭自身的發展優勢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通過吸引外資企業,發揮“鯰魚效應”,激活汕頭當地的企業發展,以此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吸引更多人才涌入。
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郭奕鵬老師提出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存在于高質量供給與高質量需求的矛盾之中,他以東莞高素質人才發展的現象為例,表示東莞對于高素質人才與高素質資源的需求與其供給方面存在著發展不平衡。從學校層面來看,學生的高質量需求與師資的高質量供給存在著不平衡與不協調;而從個人層面來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美好夢想的追求與實際能力之間也存在著不協調。對此,郭奕鵬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法,他表示,解決自身發展不平衡問題,首先要正視思想問題,個人思想要解放,必須從實事求是的角度出發,通過不同領域、不同途徑學習不同的知識提升自我價值,加強對自身的定位是非常關鍵的。
東莞理工學院扶貧干部蘇敷志老師向在座師生分享了其參加鄉村精準扶貧工作的體會,他提到,精準扶貧并不只是對當地農村居民“授之以魚”,更重要的還是“授之以漁”。如今精準扶貧工作已經到了“到戶到人”的階段,為了鄉村經濟更好的發展,需要深入了解當地居民的需求,并適時實行相應的“獎補”政策。蘇敷志還表示,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可以通過產業轉移、招商引資、扶貧扶智等多方面進行。
來自文學與傳媒學院的閻江老師認為,對于高校而言,談論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時候,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為地方、為珠三角提供更充分、更高質量的教育資源,為當地高需求的學生提供更豐富的資源,實現教育方面的發展。閻江還列舉了東莞理工學院目前為學生所提供的各項“優質產品”,如學校在國際化方面的工作,引進國際優質量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建設更好的學習平臺。
校黨委副書記呂琦元表示,在校師生要重視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一個系統有一定的結構,不一樣的結構有不一樣的功能,不平衡的結構會導致整個功能的喪失,每個因素之間都有著一定的聯系。在發展的不平衡之間要正確認識到聯系的重要性,包括城鄉區域之間的發展、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他說道,習近平總書記是站在發展的高度,對廣東提出發展要實現平衡的要求,這是對廣東發展戰略上的要求,做好這項工作,更多的是理解其中的真諦,并更好地將它落實。對此,他建議到,同學們要站在更高的層面上理解、認識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同時,要有信心把這項事情做好,給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最后,成洪波指出,在座師生都要心懷憂患意識,抓住機遇解決各方面的發展不平衡問題,增強自身的信心與必勝的決心,擁有擔當與責任,為社會發展貢獻出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