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打造服務社會發展新樣板
2019-03-19 14:06:41網絡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6年4月考察安徽在與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時強調:“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廣大知識分子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勇于擔當、敢于創新,服務社會、報效人民,不斷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智力支撐、創新支撐。”這一科學論斷明確了知識分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更為地方高校如何發揮服務社會功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建院以來,管理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高等教育辦學和教學規律,為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培養經濟新常態下相應領域急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著力增強內生動力,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全面提升服務社會能力,為全面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積極貢獻。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培養創新型人才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學院牢牢把握人才培養的“三個緊密結合”:即將專業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將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緊密結合起來、將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實施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學生專業基礎好、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有效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并促進全面發展。
學院堅持“以本為本”,著力在“四個回歸”“六個下功夫”上深入思考與實踐,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優化課程設置,大力加強專業核心課程建設,強化實踐育人環節,充分發揮產學研的載體作用,讓學生不僅能夠很好地融入社會,也能夠更好地造福社會。學院打破實驗室封閉管理模式,充分挖掘實驗室資源,在保證實驗教學需求的情況下,其余時間全天候對學生開放。目前,開放了“管理決策模擬實驗”“企業競爭模擬實驗”“ERP管理模擬實驗”等項目,學生自行申請組隊進行對抗實戰模擬。通過開放實驗室資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實現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索知識的轉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學院高度重視實踐育人體制機制創新,五年來,學院組織學生共計1000余人次參加“淮北市公眾安全感及對公安工作滿意度調查”“淮北市交通安全管理調查”。同時,學院與中國傳化公路港安徽分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淮北分公司、淮北杭淮慧龍物流園、淮北長林物流有限公司、淮北藍宇物流公司、安徽現代信息港物流有限公司、淮北路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淮北圣天閣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等十多家物流企業建立實習實踐基地。此外,學院還與安徽理士電池、蕪湖運泰物流有限公司、一拓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尚德文化傳媒公司、韓氏華通、安徽百路物流、安徽經典調查等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學院黨委與相山區任圩街道辦事處組織開展“地校攜手·黨建互聯”活動,圍繞“黨團建設、文明創建、社區服務、社會管理、就業創業、項目推進”等六個方面進行合作共建,選派優秀大學生黨員到社區掛職鍛煉,引導學生黨員在實踐中長知識、練本領、強素質、做貢獻。
強化開放辦學,加速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高校作為人才第一資源、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動力和文化第一軟實力這“四個第一”的重要結合點,學科優勢突出,高端人才集聚,各類信息匯聚,創新要素集中,科研成果豐碩,國際交流頻繁,理應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特殊重要的作用,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學院高度重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學科優勢向服務政府決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力優勢轉化,下足“結合”功夫,做好“對策”文章,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拓展辦學資源和發展空間。
5年來,學院承擔了“淮北市公眾安全感及對公安工作滿意度調查”“淮北市交通安全管理調查”“淮北市扶貧規劃”項目及《淮北市服務業十三五發展規劃(2016-2020)》《淮北市主體功能區規劃》《淮北市軍民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淮北市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2017-2025年)》《杜集區全域城市化發展規劃(2018—2025年)》《淮北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相山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多項課題,開創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淮北市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2016-2025)》根據安徽省新型城鎮化規劃編制要求,遵循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律,結合淮北市經濟社會人口等具體情況,對淮北市新型城鎮化發展階段進行研判,分析淮北市目前在戰略地位、區位交通條件、產業經濟基礎等方面的優勢,提出具有前瞻性、指導性、可操作性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思路。《淮北市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2017—2025年)》的出臺對于進一步提高淮北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對推進淮北市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保證“中國碳谷.綠金淮北”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淮北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在科學把握鄉村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淮北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階段性謀劃,明確了至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和2022年黨的二十大召開時的目標任務,細化實化了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是指導淮北市各級各部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依據和行動指南。
優化學科專業特色,有效促進人才素養提升
高校是知識分子密集之地和人才培育的搖籃。學院圍繞黨和政府宏觀決策、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主動開展調查研究、咨詢論證、科技服務等工作,以更好地發揮大學服務社會、引領社會的功能。
為發揮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優勢,促進淮北市傳統產業轉型,培育和引導創新創業,提升淮北市電子商務人員的實操技能,學院與淮北韓氏華通實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面向全市企業的跨境電子商務培訓班。通過培訓,使廣大中小企業工作人員掌握了電子商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結合跨境電商平臺交易實踐,使學員充分運用所學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理論和知識,從事企業跨境電子商務中的信息收集、商品發布、網絡使用和開發、電子交易等操作性工作,提升了電子商務企業業務人員的知識技能和專業素養,更好地助推企業順利開展跨境電商工作。同時,培訓對提高業務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的業務素養,推進淮北市電子商務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行動指南,把握教育歷史定位,明確教育根本任務,理解教育本質要求,構建了“立足皖北、面向長三角、走向全國”的工作布局,通過積極組建團隊、構筑平臺、爭取項目,凝練了高水平、寬領域、強輻射的社會服務特色,形成了融入發展、智力支撐、協同創新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路徑,打造了高校服務社會的“管理學院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