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王華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自然》系列刊物上發表
2019-03-15 15:55:07網絡資源
2019年3月11日,昆明理工大學省部共建復雜有色金屬資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華教授領銜的冶金節能減排創新團隊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合作,在Springer Nature雜志社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Exploring the ternary interactions in Cu–ZnO–ZrO2 catalysts for efficient CO2 hydrogenation to methanol”的研究論文。昆明理工大學王華教授、李孔齋教授和哥倫比亞大學陳經廣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王華教授指導的博士生王禹皓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博士后Shyam Kattel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昆明理工大學高文桂副教授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Ping Liu博士也參與了該項研究。昆明理工大學為第一作者、第一通訊作者單位。論文所有實驗工作均由昆明理工大學團隊完成。這是云南省工程學科科研人員首次以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系列學術刊物上發表相關研究成果。
Cu/ZnO/ZrO2是公認的CO2加氫制甲醇最成功的催化劑之一,其不同組分的作用和催化機理是國際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但其活性位一直有較大爭議。通常認為Cu-ZnO或Cu-ZrO2上的銅物種(合金或界面)是催化劑的活性中心,而長期忽略ZnO-ZrO2的作用。王華教授創新團隊依托所開發的高性能CO2加氫催化劑和哥倫比亞大學陳經廣教授合作,通過原位表征和DFT計算發現Cu物種催化H2解離而ZnO-ZrO2界面則負責CO2吸附與活化,由于H2解離速度較快,CO2在ZnO-ZrO2界面的轉化是甲醇形成的關鍵步驟。這是國際上首次對該類型三元催化劑不同組分的作用進行精確判定。
王華教授創新團隊長期從事冶金節能減排方面的研究,于2007年提出了高爐煤氣CO/CO2共氫化制甲醇新方法,并獲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資助 “高爐煤氣的資源化處理關鍵技術”,開展了十余年的研究。在該領域已發表相關SCI論文110余篇,并進行了10Kg/天甲醇產量的擴試試驗,設計了年產10000噸甲醇的高爐煤氣制甲醇生產線。此次成果是該團隊在高爐煤氣資源化利用基礎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對CO2的化學轉化和解決全球氣候溫室效應有重要意義。
《Nature Communications》是自然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2010年發行的《自然》系列期刊,其目的在于發布嚴謹而頗具綜合性并代表某一領域重大進展的研究論文。《Nature Communications》內容涉及自然科學所有領域,是國際“綜合性期刊”領域的頂級雜志,具有很高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