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話題練習:以歲月留痕為話題作文
2019-03-15 14:25:29學科網
歲月留痕
那些年同學們寫下的作文,是語文教學于歲月中留下的痕,數年后我把它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們,是不是很珍貴很美好呢?舊日時光,今日的美好!記憶可真神奇!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時候覺得,今年和去年沒什么區別,這個星期和上個星期沒什么區別,今天和昨天也沒有什么區別……可是,當你驀然回首,遙望遠處,會發現歲月的痕跡是無聲的,在不知不覺間,深深的,淺淺的,濃濃的,淡淡的,就這么刻在了你的臉上、身上、心上。
這段文字引發你怎樣的聯想和感悟?請以“歲月留痕”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你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見解。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②文體不限;③不得宿構和抄襲。
【立意點撥】
“歲月”是背景,“留痕”是主體。“歲月”即時間,靜靜流淌,永不駐足,但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它既冷漠又多情,能改變容顏也能成就人事。“留痕”,不只是一種簡單的成長經歷,生命印記,更重要的是這些經歷、印記后面許許多多的人生感動,以及蘊含其中的生活感悟。
歲月留痕
27王偉
臨開學的前一天收拾行李時,偶然發現初中時的一寸照片。照片中的我剃著小平頭,穿的厚厚的,面黃肌瘦,一副病怏怏的模樣,讓人覺得這孩子又呆又笨。看著照片的我一直想笑,自戀地認為雖然現在還有點遲鈍,但肯定比以前靈氣多了。歲月,就是這么有魔力,硬生生地把一個1.5米的小破孩變成了1.8米的大小伙兒。
有時閑得沒事做,就喜歡仔細端詳一雙手。估量一下指節的長短,看一看指頭的紋路有沒有變化,再觸摸一下掌心的那幾個硬繭。雖然在學校的我有些貪玩,喜歡偷懶,但也同樣不知道翻過多少頁書,寫了多少個字,算了多少道題。無論歲月多么無情,也總該留下點痕跡,來記錄曾經的辛苦吧。
每一年過去,手上的繭子都會清晰些堅硬些,這正如大樹年輪的累積。撫摸著這些承載歲月長度的繭,沒有時光流逝的慨嘆,世事無常的傷感,油然而生的反是數不清道不盡的種種幸福滋味。是啊,總算沒有虛度歲月。伴隨我成長的那些情誼,多么刻骨銘心。歲月留痕,讓我懂了珍惜。
突然有一天,發現還年紀輕輕的自己生長了一根白頭發。就總是想要坐到自家老人身邊讓他們看看,然后戀戀不舍地拔掉。耳邊幾度響起那句蒼老的玩笑話:“老了!”“老了!”而今,坐在高三的課堂上,倒是真生出一種“廉頗老矣”的感覺,這恐怕也是歲月搞的鬼吧。
姥姥大病一場后,背更駝了,話也更多了,時不時地還會咳嗽一兩下。人越老,年齡反倒越小。總愛拉住我仔細地囑咐一番,然后抱怨一下幾天來我的父母舅姨讓她不順心的地方,再找一些莫須有的事情發發脾氣。
一說下來就是幾個小時,我每次很快就會聽煩了,但看看姥姥那又加深了的皺紋,便把想要打斷她的心思收了回來,后來聽得多了反倒覺得有趣起來。可是每次聽到她的嘮叨又是心里一緊。年前姥姥還能操持家務,年后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再過幾個月,就是今年的生日。到時我便滿了十八歲,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男人了。十八歲的我,定會成熟起來,那也將是歲月留給我人生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將用心描畫,讓高三成為我航程中最精彩的一段。手上的繭子依然還在經受著歲月的磨礪,老人殷切的期望,被我用時間的刻刀鐫刻在心,激勵我勇敢、奮然地前行。
時間還在往前走,刻在每一個日子里的痕跡,我都想讓它清晰成深深的記憶。
問候記憶
27班侯印凱
時光如流水,流水很無情,它帶走了光陰和美麗。原以為,歌中唱的就是生活。每每思及時光不再,往事難留,便有太多感傷涌上心頭。殊不知,某一天,當我們去問候記憶,才發現,消逝的是歲月,也僅是歲月而已,它會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供記憶去鏈接那些難忘的瞬間。
人生匆匆幾十載,增長的不僅是年齡,更多的是財富。神奇的歲月好像魔法師,它可以讓舊貌換新顏。
把土坯房變成大高樓,把羊腸小道變成寬敞平坦的柏油路,把慢騰騰的老牛車變成大奔風馳電掣……看家鄉望小村莊處處有變,不一而足。這不,為了展示小村巨變兩委班子決定舉辦一場攝影比賽,以紀念十年之變,比賽地點就在那新建的村委會,作為文化人我很光榮地成為評委之一。
攝影一兒時的操場
我手頭的這張照片也不知道是哪家相機拍的了。像素不高,色彩灰暗,應該出自膠片版的傻瓜相機。影像模模糊糊的,看來有些年頭了。在畫面的啟迪下我很快打開記憶的閘門,并迅速做出判斷——這是村小學的操場!沒錯,你看操場上那個大碾盤還在。那時的我幾歲?上幾年級?不清楚了。只記得每逢課間操,學校沒有集體活動時,我們十幾個人擠成一團,圍著碾盤盡情戲耍的情景。時光流轉,歡聲笑語再度響起耳畔。
一張相片,一個碾盤,讓時光復蘇,記憶涌動:淘氣爬墻蹭破了皮流著血的小腿,捉迷藏時藏在柴火堆里弄得滿是草屑的頭發,在河里洗澡打水仗流著水珠的笑臉……回憶讓我忍俊不禁。
舊時碾盤尚在,兒時伙伴何方?絲絲惆悵開始繞心。問候記憶,歲月有聲并留痕,磨滅不去。
攝影二天塹?
這張相片上,南北胡同被挖開了一條大溝,與胡同等長,好深的,難道要把“通途”變“天塹”嗎?哈哈,不可能的,這是實施自來水工程的時候。我記得沒幾天“天塹”就又變“通途”了,然后我們村便家家通了自來水,幾百米的深井啊。還記得當時有人夸這水好喝,“冰冰涼甜津津”。呵呵,深水當然比淺水好喝很多。
天塹變通途以后,又換了好幾次路面,從土道到石子路再到水泥路,一次次變化都有照片為證,更存儲在我的記憶中。
攝影三舊房
……
攝影四高樓
……
攝影五老牛車
……
攝影六奔馳轎車
……
一張張相片,一次又一次刺激我記憶的神經,挖掘出一個又一個歲月的印痕:石碾,洋槐,伙伴,爺爺……凡有經歷便有記憶。
歲月匆匆,痕跡卻深深。常來問候記憶,往事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心頭,美麗著,幸福著,酸酸的甜甜的。
歲月留痕
三27班劉海霞
狂奔于時間原野里的,是癡癡的靈魂,而不是倦怠的身軀;沉浮在歲月潮汐中的,是澎湃的心跳,而非凝重的足音。——題記
當時光黯淡成灰色的筆調,靜如炊煙,勾勾點點地散落在阡陌兩旁,我的思緒便會漫步于斯止于斯了。仿佛兒時打水漂兒用的石子,亦會深深淺淺地激起微瀾幾許,溫暖一方心底。然而時光這小東西是何等的狡猾啊!多少個溫暖人心的日子隨同我生命中的瑣事,被它伶俐的小手牽去跳了支圓舞曲,轉眼間便消失在燈火闌珊里。然而,時光轉身,歲月卻已留痕!
那一年,老鼠為我上了一堂課。它說:“不要碰我!”那時,我總會無奈地搖頭回答說:“我真的沒有碰你,只是我沒聽姥姥的話罷了。”那年我病了,生命也近乎枯萎。在醫院的日子里,陽臺是我最喜歡也是唯一的去處。在那里,我可以聽著飄絮的音符,靜待我生命的樂章,再次洋溢起活躍的旋律!
出院之后的入學決定,是我自記事起的第一次選擇。我選擇了不上學前班,直接讀一年級。原因很簡單:“我怕別人嘲笑我那個聽起來有些令人畏懼的病。”那時,我記得我因為這個緣故,第一次動手抓傷了嘲笑我的同桌兒,也第一次從怕事的牢籠中掙脫出來,而變得勇敢又堅強!那顆我用勇敢結成的果實在不留意間,便扎根于成長的歲月里,留下深深的痕跡。
那一年,冬天似乎很漫長,穿梭于冷氣流中的人潮沸騰了整個季節。毛楊那頗具骨感的身軀直插云霄,盡顯無邊的身材與硬朗!那時,我走在放學的路上,冬日的陽光懶散地映在我和她通紅的臉上,小小的我們并行在小小的路上,小小的路上邁過我們小小的步子,小小的步子中我們小小的談心,小小的談心里我們勾畫屬于我們的小小的愿望。
那一年春節,家里的燈光好像不太明亮,餃子的蒸汽卻熏暖了我稚嫩的臉龐。我第一次了解到“付出就有回報”那是真理!那顆我用勤勞用付出結成的果實伴隨歲月留痕,并播撒下更多的種子充盈于未來的時光里。
時光轉身,歲月卻已留痕,每個人都會有屬于自己的,那顆與歲月同行的心。心是洞開的,它也是洞明的,于歲月的痕跡中篩選精華,洞悉到為人的道理,生活的哲學。它于歲月中記錄精彩,收取成長的暖色調進而繪成一幅幅溫暖靈魂的經典畫作裝訂成冊。
就這樣,歲月中,我留痕,痕跡中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