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識點之文化生活片
2019-03-14 10:06:56三好網
高中政治高三必修二知識點之文化生活片這方面是知識總結,同學們認真閱讀,熟練掌握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識點。
文化創新的途徑?
① 根本途徑:立足于社會實踐。②(基本途徑一): “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文化創新必須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同時努力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③(基本途徑二):“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加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學習、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④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⑤文化創新要依靠人民群眾,滿足群眾的需求。
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遠流長:漢字(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2)博大精深:⑴獨特性-----獨樹一幟,獨領風騷。表現在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上。⑵區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⑶民族性-----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
發展民族文化的意義?
意義: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原因?
包容性含義: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意義: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②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文化生活的“喜”與“憂”?
(1)“喜”的原因: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
(2)“憂”的原因:文化市場的盲目性和傳媒的商業性。
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大眾文化
(1)發展大眾文化的原因:人們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現出多層次、樣化、多方面的特點。
(2)發展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
如何何凈化文化環境or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
國家——①加強管理,正確引導。②弘揚主旋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③加強文化建設,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④建設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風尚。
文化企業——要增強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要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切實履行文化傳承的義務。
個人——加強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提高眼力,拒絕污染,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
為什么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①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②必要性:多種文化并存,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
③重要性:引領社會思潮,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①根本任務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
②必須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投入、設施)
③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④開展群眾性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⑤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升思道修養和文化修養。
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1)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保證;
(2)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
思想道德建設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內容是什么?
(1)地位:思想道德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思想道德建設集中體現著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
(2)主要內容:——核心:為人民服務 原則:集體主義 重點:增強誠信意識 (3)要求: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法律規范相協調;與傳統美德相承接。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地位:
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怎樣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①不斷提高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無止盡的過程。
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基礎上,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③學習科學理論,樹立崇高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④腳踏實地、重在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或如何發展先進文化)
①關鍵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保證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②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③立足于中特實踐,發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汲取世界文化長處,不斷創新,滿足群眾需求,發展大眾文化。
④加強文化建設,弘揚主旋律,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⑤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
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