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生精力為蠶桑 西南大學家蠶遺傳育種學家向仲懷院士做客央視《大家》欄目
2019-03-10 15:22:58網絡資源
2月27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大家》欄目播出了西南大學家蠶遺傳育種學家向仲懷院士的為師治學傳奇人生。
為更好的反映向仲懷院士為我國蠶桑產業做出的突出貢獻,寒假期間,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大家》欄目攝制組來校,對向仲懷院士科研實驗室、授課場所及學校校史陳列館等進行了實地走訪拍攝,并對向院士赴南充考察進行了全程的專訪和拍攝。
向仲懷院士于1958年大學畢業,因成績優異留校任教,從事蠶桑教學研究工作。1960年起開展家蠶基因資源研究,建立了當今國際最大的家蠶基因資源庫,發表了我國第一張家蠶分子連鎖圖,主持育成推廣家蠶新品種3對。在激烈的國際競爭態勢和十分困難的條件下,主持實施中國家蠶基因組計劃,于2003年取得了百年蠶業科學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世界第一張家蠶基因組框架圖,由此奠定了我國蠶學學科的國際地位。2013年又推動完成了桑樹基因組框架圖,提升了我國桑樹學科的國際影響,促進了桑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向院士留校起就扎根西部,教書育人英才輩出,科海探秘碩果累累。是我國蠶業科學界迄今唯一的院士,是我國科學家完成的第一個動物(家蠶)基因組計劃的總負責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日本蠶絲學會特別獎等10多項重大成果獎勵。曾任西南農業大學校長,第八和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五大代表,重慶直轄后的首屆市委委員和市科協主席,第四至六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蠶學會理事長,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首任首席科學家。向仲懷院士成就卓著,享譽中外,在行業具有極高的威望。如今邁入耄耋之年的向老師,本當最有資格享受清閑生活,但他依然堅持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一線工作,經常活躍在全國蠶桑產業基地,要把全部的心血奉獻給祖國的高等教育和科教興國事業。堪為一代宗師,學界楷模。
在去年11月21日,西南大學特為向院士舉辦了從教60周年曁蠶桑學科發展座談會。學校各級領導、向院士弟子、海內同行等共80余人,共同追憶向院士為學校和國家作出的奉獻與貢獻,暢談蠶桑學科發展大計。會上,向院士語重心長地說:“在發展過程中,我們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當前也面臨很大的危機。我們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不只是我們學科的,更是學校的,更是我國全行業的,它牽涉到我們蠶桑學科的繼續發展,也牽涉到學校雙一流建設,應該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不計個人得失,摒棄前嫌,把我們的工作做好,把這個事一定做好”。向院士還表示:“我感謝大家對我這幾十年來的肯定和關心,我更希望我們能有一個更加美好的結果,能夠不愧對我們國家乃至世界蠶業科學和產業發展賦予的新的使命。盡管我該休養了,但只要是學科需要、學校需要,我還是會盡力”。
向院士帶領他的團隊書寫了“桑蠶人”的家國情懷和傳奇絲路,并仍然奮進在路上。《大家》欄目走訪拍攝期間,攝制組記者說到,向院士及其團隊實現了家蠶領域基因組序零突破,讓中國的家蠶研究走在世界前沿。我們向向院士及其團隊成員致敬,向學校所有奮斗在科研和教學前線默默奉獻的教師、專家們致敬。(通訊員:韓笑 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