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1『國共的十年對峙』知識點總結
2019-03-06 17:23:10三好網
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高中歷史必修一的知識——『國共的十年對峙』,必修1第四單元的知識快講完了,之后會發必修3的知識!大家認真學哈~
國共十年對峙階段背景:
、龠@一時期的基本特征是國共兩黨、兩個政權的對立斗爭。
②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蹏矁牲h由對抗走向合作。
、苤泄灿捎字勺呦虺墒臁
國內矛盾變化:
、俅蟾锩『,南京國民政府堅持一黨專政和獨裁統治;中共確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開展土地革命的總方針,進行了一系列斗爭。國共兩黨所代表的階級矛盾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矛盾。
②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中日民族矛盾開始上升。但這一時期日本的侵略還沒有觸及到美英和四大家族的根本利益,國民政府仍積極“圍剿”紅軍。所以,階級矛盾仍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矛盾。
、1935年,日本制造華北事變,中華民族已到了亡國滅種的關頭。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為壓倒一切的矛盾,階級矛盾退為次要和服從地位。
1927年~1937年中國國內革命形勢的變化:
、俅蟾锩『,革命處于低潮,隨著“工農武裝割據”的形成,革命形勢重新高漲。
②但第五次反“圍剿”失利,革命遭到慘重損失,被迫實行戰略轉移。
③紅軍長征勝利后,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并逐漸形成抗日救亡新局面,革命勢力又重新上升。
中國共產黨政策、方針的調整:
①對國民黨反動統治:開展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取得四次反“圍剿”勝利和長征的勝利。
②糾正錯誤路線,確立正確路線:從城市轉入農村,開辟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之路。
遵義會議糾正了“左傾”錯誤在黨中央的統治,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的領導。
③對日本侵華:制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領導和推動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
、鼙剖Y抗日,促成時局轉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國民黨政策的變化、調整:
、俅蟾锩『,國民黨繼續對共產黨屠殺和圍剿。
②蔣介石對日本侵華實行不抵抗政策,接著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蹏顸h內部出現分化,愛國將領馮玉祥、蔡廷鍇等抗日反蔣。
④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日。西安事變最終和平解決。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
易混知識提示:
、俅蟾锩『螅袊锩男戮置媸侵钢泄查_始了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奪取政權。
、谖靼彩伦兂蔀榕まD時局的關鍵,國共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
、壑袊锩x擇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是中國特殊國情決定的,即中國是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④土地革命是中國革命的核心內容和戰勝敵人的基本條件。
⑤九·一八事變使華盛頓體系瓦解,民族矛盾開始上升,抗日救亡運動興起。
⑥“左”的錯誤,特別是軍事方針的錯誤,使紅軍放棄根據地被迫戰略轉移的根本原因。
⑦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嘧窳x會議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是指中共擺脫共產國際的錯誤領導。
中國共產黨從極端困難走向成熟:
胡繩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說:“從大革命失敗到抗日戰爭前夕這十年,是中國共產黨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斗爭并達到政治上成熟的時期”。
1、極端困難的表現:
、賴顸h獨裁政府對共產黨人的鎮壓和根據地的圍剿。
②日本侵華。中國共產黨承擔起反侵略的領導責任。
、埸h內“左”傾錯誤,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
2、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現:
、購拇蟾锩≈姓J識到革命領導權和武裝斗爭的重要性。“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右傾錯誤,決定進行武裝斗爭和土地革命的總方針。三大起義開創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奪取政權的新局面。為中國革命創建人民軍隊,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揭開了序幕。
、陂_展土地革命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創立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解決了中國革命道路問題。
、1935年,遵義會議上,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運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妥善地處理了黨內長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④瓦窯堡會議,中國共產黨根據社會矛盾的變化及時地調整了黨的方針,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和理論。
、193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表明中國共產黨能夠高瞻遠矚,正確處理國內復雜的政治問題,是政治上成熟的一個重要表現。
3、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
、僦袊伯a黨能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
、谥袊伯a黨經過長期革命斗爭實踐,總結出正反兩方面經驗。
③中國共產黨排除了共產國際“左”傾錯誤的干擾,獨立自主地解決自己的問題。
、苣軌蚋鶕蝿莸淖兓皶r調整方針政策。
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
1、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開始。
①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開始了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新時期。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八七會議”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廴笪溲b起義為中國革命創建人民軍隊,由城市轉入農村揭開了序幕。
2、毛澤東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倜珴蓶|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
、诩皶r總結了井岡山斗爭的經驗,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垡悦珴蓶|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