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體育大學2019年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簡章
2019-03-05 13:40:19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學校具有光榮的辦學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辦學基礎,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隸屬國家體育總局。
學校擁有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心理學、臨床醫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體育碩士、藝術碩士和新聞與傳播碩士3個專業學位以及體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7年學校學科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體育學一級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居“A+”等級。
學校始終牢固樹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堅持教育、訓練、科研“三結合”辦學模式和辦學特色,堅持高端化、貫通化、國際化和協同化“四化”人才培養方法,加強體育與教育、科技、文化深度融合,為體育強國、高等教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培養輸送高素質新型體育人才。
學校曾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及國際奧委會授予的“體育與社會責任獎”。學校3任校長鐘師統、馬啟偉、金季春分別榮獲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運動銀質獎章”、“體育運動學習和研究獎”和“體育與教育獎”。
一、招生專業介紹
運動訓練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面向奧林匹克運動,培養具有競技體育基本理論知識,具備突出的專項運動技能和運動訓練指導及競賽組織能力,能勝任學校、專業運動隊、俱樂部、賽事公司等單位的專項運動訓練、教學和競賽組織工作的富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的教練員、運動員和裁判員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培養模式創新:為有效促進優秀運動員的全面發展,學校就優秀運動員教育培養進行創新設計,實施“運動訓練專業+”培養模塊和方案。“運動訓練專業+管理”模塊,為運動隊培養領隊型管理人才;“運動訓練專業+體能訓練”模塊,為運動隊培養專項體能教練;“運動訓練專業+康復”模塊,為運動隊培養專項康復師;“運動訓練專業+心理學”模塊,為運動隊培養心理咨詢師;“運動訓練專業+外語”模塊,為國際體育組織培養專業復合型人才;“運動訓練專業+新聞”模塊,培養復合型體育傳媒人才。
主要課程:教育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競賽學、運動心理學、運動訓練管理學、運動醫學、運動選材學、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專項訓練實踐與理論。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體育管理部門、體育院校、俱樂部、高等院校及各級學校代表隊教師。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基本理論與知識,掌握武術、體育養生、民族民間體育專項理論知識與技能,具有中國傳統哲學文化底蘊,能在學校、專業協會、體育產業相關機構從事教學、訓練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教育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中醫學基礎、民族傳統體育概論、中國武術導論、中國古代哲學、傳統體育養生理論、運動訓練學、體育科研方法概論、專項教學訓練實踐與理論、副項。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各級學校、體校、武術院(館)、各級體育局及武術運動隊、公安、部隊、武術研究機構、健身養生機構、表演團體、公司、企業、國外相關機構等。
二、招生計劃
運動訓練專業計劃招生400人,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計劃招生60人。面向全國招生,不列分省計劃。
注:以上計劃為預定計劃(含優秀運動員、優秀殘疾人運動員免試入學招生計劃),正式計劃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下達為準。
三、招生項目
運動訓練專業招生項目:
田徑、游泳、水球、體操、藝術體操、蹦床、技巧、棒球、壘球、足球、籃球、排球、沙灘排球(二人制)、手球、曲棍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橄欖球、擊劍、鐵人三項、舉重、柔道、摔跤、拳擊、跆拳道;
冬季項目: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球、冰壺、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跳臺滑雪、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冬季兩項。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項目:武術套路、武術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