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體育學院2019年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簡章
2019-03-01 16:58:58中國高校之窗
一、學院及專業介紹
(一)運動訓練學院及運動訓練專業(專業代碼:040202K)
廣州體育學院于1956年成立運動訓練系,運動訓練專業也同年設立,歷經了60多年,2017年將系改為學院。曾培養容國團、陳肖霞等優秀運動員。運動訓練專業實行單獨提前招生,在全國招收全日制本科四年制學生。
運動訓練學院現設有籃球教研室、排球教研室、足球教研室和運動訓練學教研室,項目設置有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棒球、網球、田徑、游泳和舉重等十個競技運動項目。
該院有專任教師52名,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博士6人,碩士14人,國際裁判3人,國家級裁判12人。運動訓練專業現有學生2200多人。
近年來,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本系專業的特點,逐步形成了注重基礎,重視訓練,強化專項,提倡個性的辦學風格,做到了系部有特色、教師有專長、學生有特長。近年來,該系致力于辦學模式的創新,積極與省、市體校、體工隊合作,探索聯合辦學的新路子,為實現本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尋找新的契機。
自1990年以來,該院學生在省內外參加重大體育競賽中,共獲金牌378枚,約380人次打破省高校或全國體院、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省運會紀錄。在2004年第28屆雅典奧運會上該院學生有11名運動員參賽,其中有10名運動員代表祖國參賽,有1名運動員代表香港參賽。他們不畏強手,勇于拚搏,共取得了1枚金牌、1枚銀牌、1個第4名、和1個第9名的優異成績,不僅實現了廣州體院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在全國體育院校奧運戰績中也名列前茅。為祖國爭得了榮譽,為學院爭了光。
培養目標:運動訓練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寬厚,一專多能,具備競技體育基本理論、知識及較高的專項技能,能在專業(職業)隊、基層業余體校、體育俱樂部及各類學校從事教學、訓練、競賽及體育運動組織與管理等方面工作,并具有較廣泛社會適應能力的復合應用型體育人才。
修業年限:4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授予單位:廣州體育學院
就業方向:基層業余體育學校,各級各類學校,各級地方體育行政管理部門,機關、公司企事業單位等。
(二)體育藝術學院及運動訓練專業(專業代碼:040202K)
2003年底,我校在全國體育院校率先成立體育藝術系,現更名為體育藝術學院。運動訓練專業是該學院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專業,以文體交融、特色辦學、追求卓越為目標,為社會培養大批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體育人才。目前,除運動訓練專業外,該院還開設舞蹈學專業(舞蹈教育方向)和舞蹈表演專業(現代舞方向,運動舞蹈方向——健美操、啦啦操、體育舞蹈、大眾藝術體操)。現有專業教師39名,其中教授5人, 副教授11人,講師20名,助教6名。博士研究生4人,碩士研究生19人,占教師總數的54.76%。骨干教師中擁有國家級裁判6名;國際健將4名,國家健將7名。近五年來,該院教師主持6項國家體育總局課題、13項省部級、廳局級課題和46項院管課題研究,主編和參編12套教材和專著,橫向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逾百篇。經過十余年的不懈努骨干教師中擁有國家級裁判6名;國際健將4名,國家健將7名。先后四次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增強能力為目標、以結合實際為紐帶、以提高質量為中心的課程系統,初步形成了非奧項目、自主培養、成績突出;學用結合、練賽結合、供需結合;體美合壁、以美建系、以美育人;緊靠社會、學科先進、亮點鮮明的辦學特色。
培養目標:運動訓練專業培養具有良好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在學校、文化(藝術)館、群眾團體、廠礦企業、公司等單位從事運動訓練與競賽組織、教學、管理、休閑娛樂及全民健身指導等相關工作,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一專多能”型高素質體育藝術專門人才。
修業年限:4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授予單位:廣州體育學院
就業方向:基層業余體育學校,各級各類學校,各級地方體育行政管理部門,機關、公司企事業單位等。
(三)武術學院及運動訓練專業(專業代碼:040202K)、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專業代碼:040204K)
廣州體育學院創建于1956年,在開拓進取中積淀了寶貴、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人文素養,辦學層次從專科、本科為主到現在的研究生教育。多年來,武術一直是我院歷史悠久的傳統和優勢項目,吸納并造就了一批知名專家、學者和教授,如“鐵臂鴛鴦手”黃嘯俠教授、“一代跤王”張登魁教授。2003年武術系成立,2017年更名為武術學院。武術學院現設有一個辦公室、四個教研室,全院在校的本科學生687人;現有專業教師34名,教授6名(占17.6%),副教授9名,碩士以上學歷教師23人(占67.5%),其中獲博士學位者4人(占11.8%);國際級裁判3人,國家級裁判6人。現有兩個學科門類(體育學、藝術學),三個本科專業,即: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訓練和表演(武術表演方向)。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是華南地區最早、更是廣東省具備系統學歷教育(本科—研究生)的唯一專業。《武術》課程是廣東省省級“精品課程”和廣東省網絡資源共享課程,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是廣東省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武術學院是中國武術協會一級專業性單位會員、國家體育總局武術功力項目訓練基地,還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和廣州市嶺南武術非遺工作站掛點單位,也是廣東省少數民族體育協會秘書處所在地。
現有武術套路、散打、跆拳道、武術功力、健身氣功、龍獅龍舟和腳斗士六支學院代表隊。武術套路、散打、南獅、武術功力等代表隊的運動技術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多次代表廣東乃至中國參加多種國內國際賽事,取得了優異的戰績。武術套路隊是經國家體育總局注冊,華南地區唯一一支有資格單獨組隊參加全國武術套路高水平系列賽(錦標賽、冠軍賽,全運會除外)的高校代表隊;武術學院對外文化交流頻繁,每學年均有多名教師作為專家應邀出國訪學和講學,特別是2011、2014、2018年三次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演出任務,近三年來,中韓、中俄、中法、中德、中新武術文化交流活動更加頻繁,其辦學教育一直秉承“德厚學博、文精武杰”之校訓,圍繞“揚嶺南武術文化,育民族體育人才”之根本,立足廣東,面向全國,影響港澳,輻射東南亞,培養區域特色明顯,具備世界視野的素質高、專業精、能力強的優秀武藝人才。
培養目標: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培養具備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與技能,能在學校體育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健康指導等領域,以及公、檢、法、國安等部門,主要從事以武術為主要方向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競賽、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高素質應用人才。
修業年限:4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授予單位:廣州體育學院
就業方向:公、檢、法單位;面向大、中、小學和體育部門從事教學、訓練及行政管理部門;基層業余體育運動學校;各級地方
體育行政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公司等。
(四)足球學院及運動訓練專業(專業代碼:040202K)
廣州體育學院足球學院于2016年4月16日正式成立。這是廣州體育學院率先貫徹實施《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 (2016-2050年)》精神,以“自立自強開拓創新”為辦學理念,自覺服務于中國足球改革發展,轉變足球專業人才培養的發展方式,探索中國足球發展新常態下培養新型足球人才的新舉措,是文化教育與足球運動緊密融合的一所新型足球學院。《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頒布后,廣東在足球人才培養、開展校園足球等方面加快了步伐,廣州體育學院幾十年來為國家、廣東省培養了一大批足球專業人才,并在足球教學訓練、科研等方面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廣州體育學院足球學院是全國第一所依據獨立的足球專項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運行管理的本科全日制足球學院。下設辦公室,足球教學教研室,足球競訓教研室,足球綜合教研室,擁有校園足球研究中心、校園足球教師綜合技能示范中心、足球實訓中心。目前在足球學院的足球專業教師隊伍中,擁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講師8人,3人具有博士學位,7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中有國際裁判1人,國家級裁判2人,裁判員講師3人,D級教練員講師3人,C級教練員講師1人,室內足球五人制L1教練員講師1人,中國足協職業聯賽技術調研員5人,中國職業足球比賽監督2人,全國大學生室內五人制比賽監督1人。師資隊伍從職稱結構與年齡結構合理、學緣來源廣泛、學歷層次較好,是一支團結、奮發、進取的教學科研隊伍。在領導和老師的帶領下,學院足球代表隊在全國各項賽事中名列前茅。1999年以來,在已舉辦的五屆廣東省大學生運動會中,男子足球代表隊獲得了4屆冠軍1屆亞軍;女子足球代表隊獲得兩屆冠軍一屆亞軍一屆季軍的好成績。足球學院的教師曾主持1項國家級,7項省部級課題;參與1項國家級,10項省部級課題;“足球”為廣東省足球精品課程;主編和參編11套教材和專著。在服務社會方面,承擔了國家、省、市三級校園足球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工作;承擔過廣東省足球裁判培訓和國家、省、市足球協會承辦的B、C、D級教練員培訓工作。
培養目標:培養方案是在繼承原來的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培養目標的基礎上,更注重培養適應新形勢下能夠承擔校園足球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根據這一目標定位方向,足球學院學生的課程方面突出了校園足球的實踐能力,加強了足球綜合教學訓練技能的培養,對足球運動的專項理論進行了系統和規范化,并突出校園足球的課程設計和校園足球的實踐。“對于校園足球人才培養方面,我院在前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形成了我院的特色校本教材。”在主干課程方面,很多專題我們將請校外名師專門授課,使課程多元化,讓學生接受更多知識。在社會實踐方面,將由專門的導師負責,將學生在校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進行有機結合,為教學實習和校園足球教學實踐做好前期準備。綜合實踐將到不同的足球學校、體校和社會俱樂部,通過實踐了解廣東省的校園足球開展情況有哪些類別和形式,應對校園足球市場的需求。
修業年限:4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授予單位:廣州體育學院
就業方向:面向大、中、小學和體育部門從事足球教學、訓練及行政管理部門;基層業余體育運動學校;各級地方體育行政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