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麥類育種攻關2018年度工作總結交流會在四川農業大學召開
2019-02-22 16:36:18中國高校之窗
2月21日,由四川農業大學校長鄭有良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四川省“十三五”麥類育種攻關2018年度總結交流會在成都校區西康樓1309會議室召開。四川省科技廳農村處處長蔡紅,四川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主任王敬東,四川省農作物育種攻關辦副處長何希德及項目團隊的10個承擔單位60余人參加會議。
小麥研究所所長劉登才匯報了2018年度麥類育種攻關工作新進展,通過項目的目標任務和預期目標的完成情況、主要進展及創新點、研究隊伍與人才培養情況、組織管理、以及經費使用情況、主要措施與經驗等方向,向與會專家和領導展示了2018年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隨后四川國豪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匯報了高產多抗雜交小麥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開發相關工作進展。
各承擔單位就2018年工作的成果與亮點,以及未來工作需要加強的方向進行了匯報和討論。各承擔單位均全面完成了2018年度任務。
四川麥類攻關團隊在2018年共選育審定13個新品種,培育小麥新品系125個。通過染色體工程技術、MAS技術及常規育種技術,創制可直接用于小麥育種的高產、抗病新材料19份。在四川及西南麥區累計推廣小麥新品種560萬余畝、青稞41.60萬余畝、蕎麥11.5萬畝。鑒定成果2項;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權3件;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23篇;培養畢業博士研究生3名,碩士研究生8名。
與會領導均對2018年度麥類育種攻關取得的喜人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蔡紅表示,此次工作匯報會的組織形式,有效加強了團隊內的交流討論。在2018年度工作進展方面,項目團隊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工作,在抗性優質小麥品種選育的工作上取得的成效可圈可點。同時也對項目團隊后續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議,希望在進行育種工作的同時,加強與栽培學家的溝通,推進良種良法配套;加強研究工作在科研領域和農業生產領域的科學宣傳;另外團隊還需要緊扣社會需求,進一步凝練重點,聚焦優勢,突出團隊特色,加強優質專用小麥育種研究工作,提前做好“十四五”的項目規劃工作。
鄭有良感謝參會專家的積極參與及科技廳長期對麥類育種攻關團隊給予的支持,對團隊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強調雖然2018年超額完成既定目標,但仍需要思考團隊工作的亮點和需要繼續深入加強的工作,團隊成員應該有良好的心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進行科學研究,最終的落腳點應該是在依賴優異種質資源,創造大量遺傳變異,從而選育優質專用型小麥、特色型小麥品種上,為地區經濟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