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愿,一定要深思的幾種觀點
2019-02-21 17:13:06學業之道微信公眾號
高考已經結束了,接踵而來的就是志愿報考,考生需要在短短的十幾天內選擇好今后四年生活和學習的地方,這個困難可想而知,“選學校、專業還是城市”也成為了考生和家長填報志愿中一個永恒的糾結的話題。
選個好學校,專業可能不理想,學個好專業,學校名氣又沒那么硬。那么怎樣選擇才能讓自己的報考更加科學、風險更小呢?接下來將為您分析總結幾種現行的高考觀點,以供參考。
01追求高校層次,
完全忽視專業選擇
狀況說明:這種方案忽視專業選擇,通常以院校最低分匹配高校,未考慮以后的專業和職業發展,以分數決定命運。選擇好學校差專業是更注重大學的平臺性和個人能力的綜合發展,并且大學里可以轉專業,畢業工作或者讀研也可以改換行業。
□ 分析:該觀點以高校平臺及學生未來發展為出發點,認為個人發展能彌補差專業所帶來的影響,這個在高考成績極好的學生適用。現在社會無論就業還是考研、留學,本科畢業院校都會有很大影響,因此選擇高平臺是很有價值的。
普遍結論:能上985/211院校不上一般院校、能上本科層次院校不上專科院校。雖然現如今國家取消了985院校以及211院校的稱謂,但目前在社會中已經形成一定慣性,需要國家的改革見成效才能慢慢褪去,因此帶頭銜的院校依然有優勢。
□ 提醒: 不少院校沒有頭銜,但其實力以及就業形式不遜于985或者211院校,也應引起高度關注,如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中央辦公廳直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央共青團直屬)、上海海關學院(海關總署直屬)、中國民航大學(民航總局直屬)等等大學。另外大學之路提醒考生大學轉專業也應高度重視,一定在找準專業后再轉,切莫盲目轉專業。
02報考選擇以專業為主、院校次之,
追隨熱門專業
狀況說明:這種方案重視專業發展及就業形勢,忽略院校層次影響。很多考生選擇該方案更多是處于對今后就業形勢的判斷。
□ 分析:該觀點以專業對應就業為第一出發點,認為依靠所學專業技能能很好的就業。但是很多考生選擇該方案參考的最重要因素是今后就業的發展,而未考慮自身因素影響。該方案適用于一般院校的選擇比較中,選擇專業時更應考慮自身興趣點和適學專業及適從職業,應綜合就業趨勢考慮。
□ 提醒:選擇該方案是應注重個人興趣,不能單純的以就業趨勢來判斷,在判斷就業趨勢時應客觀、長遠,不能盲目跟隨他人腳步,簡單的認為熱門就是好專業。
03一線城市都是好學校,
發展平臺多
狀況說明:這種方案認為一線城市或者大城市院校眾多,都是好學校、好專業,寧可降低院校層次,報考冷門專業也要到一線城市求學。
□ 分析:該觀點盲目追隨一線城市腳步,認為一線城市都是好學校,盲目追隨熱門專業,未考慮行業發展趨勢。根據專業報考熱度選擇一線城市求學不應一概而論,首先一線城市確實平臺寬、就業途徑及發展道路,尤其是熱門專業在一線城市就業也較好。
但應考慮現實問題,一是一線城市高校錄取分數普遍偏高,往往在一線城市外能上211的院校到了一線城市就只能上一般院校了;
二是一線城市就業壓力大,一線城市就業機會多多針對于新型產業或服務行業。對于傳統行業,現在各一線城市都在強調去產能,淘汰傳統行業,將過剩產能轉到二三線城市,因此學習傳統行業對應的專業在一線城市將很難找到對口工作;
三是就業后一線城市生活壓力大,一線城市雖說工資高,但對于家境一般的普通人來說,工資高要面臨高房價、高租房成本、高消費等等問題,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基本都會入不敷出。因此,在選擇一線城市熱門專業時,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綜合考慮,結合所能報考院校及專業發展前景來分析,謹慎報考。
□ 提醒:一線城市高校普遍錄取分數較高,要注意報考時同意調劑就意味著上的不一定是自己報的熱門專業,很有可能是自己不了解的冷門專業。
04家長替孩子選擇
院校、專業
狀況說明:這種方案出于家長相對學生社會經驗豐富,由家長根據自己對社會發展及孩子的了解強勢的為孩子選定理想院校、專業。
□ 分析:該觀點一方面取決于家長對社會、行業發展的主觀判斷,往往會進入思維定勢轉臺,即家長基于自我從事的專業、職業判斷行業發展趨勢,但這種判斷是不全面的、不完全的,對本行業根據自我發展判斷,依賴于自己在本行業的地位。自己在本行業發展好、地位高,則認為孩子從事該行業最好,對外行業判斷更多的依據思維定勢和道聽途說的了解,更是片面不完全。
另一方面取決于家長的報考專業知識,家長對報考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將決定選擇院校、專業的科學性,決定報考志愿的風險是否可控。
□ 提醒:家長在報考志愿過程中應作為信息的搜集提供者和控制報考風險的輔助決策者,不能不聽考生自我意見,在考生自我選擇發生傾向性錯誤時要及時糾正,降低報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