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大學深入開展統戰干部學習教育活動
2019-02-19 15:51:43網絡資源
12月21日至23日,黨委統戰部聯合武漢市社會主義學院開展了“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統戰干部學習教育活動。通過在漢、渝兩地多個教學點開展專題輔導和現場教學,進一步推進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高了基層統戰干部適應新時代、聚焦新目標、落實新要求的能力和水平。校黨委書記李強、副校長張英以及來自各學院、各單位統戰干部31人參加了學習教育活動。
在武漢市社會主義學院,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徐軍作了輔導報告,從基礎概念、時代主題、指導思想、工作任務、工作力量、工作對象、工作載體、工作內容、工作要求等方面,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一戰線工作重要論述,報告站位高,視野廣,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實踐性和指導性,提升了全體統戰干部對黨的統一戰線工作方針、政策的認識和把握。
在全國首個“統一戰線傳統教育基地”重慶,重慶市社會主義學院汪守軍教授引領大家前往周公館、桂園和特園(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進行了《傳承多黨合作事業薪火》現場教學。在一件件珍貴文物和歷史影像資料以及汪教授的精彩解說下,全體統戰干部共同回顧了民主黨派先賢們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光榮歷史。在抗戰時期,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老一輩革命家和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重要機構常駐于周公館,使其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國統區斗爭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前沿陣地。桂園,是1945年8月至10月國共雙方談判的場所。在45天時間里,毛澤東與周恩來代表共產黨同國民黨代表談判、簽訂了《國共雙方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促進了抗戰勝利后的國內政治形勢朝著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方向發展,把和平民主統一戰線推向了空前的廣度和深度。特園,本是民盟元老鮮英的公館。抗戰時期,特園成為中共及各民主黨派活動的重要場所,是民盟和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的誕生地,見證了中共中央南方局貫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以及中國政治協商制度創立和實踐的歷史。 同志們還參觀了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的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展區,充分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歷史必然性、偉大獨創性和巨大優越性。
重慶是一個具有優良革命傳統的城市。紅巖精神和“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樣,都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同志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歌樂山麓的白公館和渣滓洞。仔細瞻仰兩地陳列的關于革命英烈獄中生活和開展斗爭的圖片、文字和實物,再一次回顧烈士們臨難不茍,為天地存正氣,為個人全人格的英勇事跡,大家進一步認識了中國革命成功的艱辛歷程,深刻領會了蘊含著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的偉大紅巖精神。
本次學習教育是一次難忘的黨性修養課,更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實踐。紅巖精神這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既總結歷史,更指向未來。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是新時代賦予共產黨人崇高的使命。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統一戰線也肩負起更加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全體統戰干部紛紛表示,將用紅巖精神培育理想信念、涵養務實作風、滋養奉獻意識、蘊蓄創新精神,忠誠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團結引領全校統一戰線成員,凝聚統一戰線的智慧和力量,用一流的求真務實工作作風、拼搏趕超的精神狀態促進一流大學學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