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備考:楓橋經驗
2019-02-15 14:44:21微信公眾號
一、【背景材料】
1.2018年11月12日,在浙江紹興舉辦了一場4位副國級領導“坐鎮”的高規格大會,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55周年暨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15周年大會。
2.2019年1月21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發表講話指出:要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健全平安建設社會協同機制,從源頭上提升維護社會穩定能力和水平。
什么是“楓橋經驗”?
55年前,浙江諸暨楓橋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1963年11月,毛澤東同志作出批示,要“各地效仿,經過試點,推廣去做”。
“楓橋經驗”就此從浙江走向全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等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
2003年11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楓橋經驗”40周年暨創新“楓橋經驗”大會上發表講話,提出要充分珍惜、大力推廣、不斷創新“楓橋經驗”,最大限度發揮“楓橋經驗”的積極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在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后,2013年10月,習近平就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作出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緊緊扭住做好群眾工作這條主線,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
郭聲琨在紀念大會上指出,十八大以來,“楓橋經驗”從地方精致的“盆景”上升為全國精彩的“風景”,從鄉村“楓橋經驗”衍生出城鎮社區“楓橋經驗”、海上“楓橋經驗”、網上“楓橋經驗”等集群,從社會治安領域擴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
出席的領導中有4位副國級,可以看出這次會議的規格之高,以及政法系統對這次會議的重視。
為什么如此重視“楓橋經驗”?
郭聲琨在會上的講話能說明“楓橋經驗”的地位。他說,回顧55年特別是15年來發展歷程,“楓橋經驗”經歷了從社會管制到社會管理,再到社會治理經驗的兩次歷史性飛躍。中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充分反映了以“楓橋經驗”為重要內容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的獨特優勢。實踐證明,“楓橋經驗”是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會治理方案。
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特點
“楓橋經驗”是不斷創新并被時代賦予新要求、新方法的。其中一項重要的創新發展成果是“三治融合”,也就是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理解了“三治融合”,也就能理解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特點。
三者之間的關系,總的來說,以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先導,加強智能化建設,優化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可以看出,楓橋經驗的“精髓”是群眾的事情群眾自己決定,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
具體來說,郭聲琨提及,針對一些地方村(居)委會行政化色彩較濃問題,明確政府管理權和居民自治權的邊界,把不必要的行政事務剝離出去,把不能缺的群眾自治內容納入進來。同時,針對群眾自治組織體系不完善、作用發揮不充分問題,要健全以黨組織為領導、村(居)委會為主導、人民群眾為主體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框架。
法治建設方面,郭聲琨表示,要把群眾路線和法治方式結合起來,打造基層群眾用得上、離不開的法治。比如,要總結江西等地就“醫鬧”、嚴重精神病障礙患者監護等基層治理突出問題立法的做法,充分運用好地方立法權,及時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規規章。
德治就是要發揮道德教化的作用。例如,要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疏導機制、危機干預機制,推進專業心理服務隊伍和機構建設,最大限度消除社會戾氣,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讓“楓橋經驗”在新時代發揚光大,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我們就一定能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二、【試題跟蹤】
1.20世紀60年代,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當年毛澤東批示對“楓橋經驗”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習主席強調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學習“楓橋經驗”我們應該:
①堅持客觀與主觀的具體歷史統一
②以“楓橋經驗”為出發點,結合實際化解矛盾
③不斷發展“楓橋經驗”,創新社會治理方式
④把“楓橋經驗”與當地具體情況聯系起來思考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2.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的“楓橋經驗”,其精神實質是相信和依靠群眾,加強基層民主,就地解決問題,實現和諧平安。下列做法符合“楓橋經驗”的有:
A.村民直接投票選舉鎮政府領導干部
B.用村規民約自治章程決定村級事務
C.通過村委會會議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務
D.用村務公開等形式監督村委會工作
3.50年前,浙江楓橋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的“楓橋經驗”。現在,“楓橋經驗”對于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仍有重大意義。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的哲學依據是:
①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②人民群眾直接創造了社會精神財富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④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價值判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2分)“楓橋經驗”是實踐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
材料一50年前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的“楓橋經驗”,其精神實質是相信和依靠群眾,加強基層民主,就地解決問題,實現和諧平安。它在今天依然富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走群眾路線”。2013年夏天由于旱災嚴重,浙江省A村村民飲用水和農業生產用水十分緊張,村民之間因用水引起的矛盾不斷出現。
材料二B村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經濟落后,村民收入低,精神生活貧乏。村干部為了增加村民收入,豐富村民精神生活,分頭走村入戶,了解到許多村民想發展山羊養殖和藥材種植,不少村民喜歡越劇、書法和繪畫,但由于缺乏技術和資金等困難,他們的愿望不能實現,特長難以發揮。為此,村干部發動村民集資,并向政府申請了部分資金,創辦村越劇團、書畫室;舉辦養殖和種植培訓班,組織村民發展高山藥材、養殖;并組織村民修建了鄉村公路。兩年之后,村民收入增加,精神面貌大為好轉。
(1)結合材料一,運用“我國的村民自治”的有關知識,分析怎樣通過推廣楓橋經驗,化解村民因用水引起的矛盾。(10分)
(2)上述材料如何體現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12分)
5.(20分)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政治路線即生命線。
材料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黨中央要求各級黨員干部要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著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集中解決“四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切實加強作風建設。
材料二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為此,1963年毛澤東同志就曾親筆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楓橋經驗”由此成為全國政法戰線一個膾炙人口的典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就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楓橋經驗”的重大意義,發揚優良作風,適應時代要求,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
(1)結合材料,說明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對執政黨的意義。(12分)
(2)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請你就如何堅持和發展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提幾點建議。(8分)
參考答案:
1.A2.D3.B
4.(1)①化解村民矛盾,要發揮村民委員會的作用,要相信村民、依靠村民。②決策:舉行村民會議,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決策,制訂用水分配和管理方案。③管理:通過村規民約,規范村民用水,用民主的辦法,讓村民參與用水管理,實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決。④監督:組織村民監督村委會及村干部履行用水管理的職責,確保用水管理方案的執行。
(2)①村干部圍繞增加村民收入,豐富村民精神生活開展工作體現了一切為了群眾。②發動村民集資,組織村民修路和發展高山經濟,發揮村民特長表明一切依靠群眾。③村干部通過走村入戶,了解村民愿望、特長、缺乏技術和資金等困難說明從群眾中來。④村干部在了解村民愿望、特長和困難的基礎上,通過多種途徑解決村民資金困難,舉辦培訓班解決村民技術困難,幫助村民發展高山經濟,增加收入;創辦劇團和書畫室豐富村民精神生活,體現了到群眾中去,為村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5.(1)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有利于保持黨的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②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通過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有利于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有利于加強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教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黨員的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強黨的領導。(每點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也可根據闡述情況酌情給分。)
(2)①充分發揮先進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要學習和發展“楓橋經驗”,踐行執政為民的理念。(3分)②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我們要樹立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把“楓橋經驗”落到實處。(3分)③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發展“楓橋經驗”,要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2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也可根據闡述情況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