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科大學第四屆第二次教職工代表大會暨2018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隆重召開
2019-02-14 19:53:52網絡資源
1月4日下午,中國醫科大學第四屆第二次教職工代表大會暨2018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在科學藝術中心隆重召開。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唐國華;沈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安俊輝;省教育廳辦公室主任張迎,高教處處長張國林,科技與信息化處處長楊為群,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處處長陳濤,省委教育工委組織部部長李洪軍;沈陽市教科文衛工會主席孟虹等應邀出席大會。
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老領導,教代會代表,學校學術委員會成員,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研究生培養指導委員會成員,全校實職正副處級領導干部,非直屬臨床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黨政主要領導,市級以上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負責人,知聯會會長,僑聯主席,科協負責人,社科聯負責人,離退休職工代表、學生代表,以及受表彰的先進集體代表和優秀個人等參加大會。大會由黨委常委、工會主席劉群清主持。
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唐國華講話。對2018年中國醫科大學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并取得顯著成績表示肯定,對2018年度為學校改革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與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
唐國華表示,中國醫科大學在過去的一年,以全面推進中央和省委巡視整改落實為契機,以深化改革、優化結構、提升質量為重點,解放思想,穩中求進,統籌推進一流學科建設,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和就業工作,促進科技成果省內轉化等措施,不斷提升內涵發展水平,各項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績。協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學科建設水平穩步提升,師資隊伍建設開創新局面,人才培養工作邁出新步伐,科技創新工作取得新突破,社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穩步提升。
唐國華對學校下一步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要把堅持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二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三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切實提升學校內涵。并表示省教育廳始終將中國醫科大學作為全省重點建設高校,希望學校黨委、領導班子、全體師生員工扎實工作、銳意進取,不斷把學校改革發展事業推向前進。
黨委書記朱京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2018年是學校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解放之年,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在遼寧省委省政府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本科教育為基礎,以高新技術為支撐,深入推進部委省共建,為創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醫科強校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在教研醫產四大方面全面開啟了新一輪紅醫征程,各項辦學事業扎實推進,呈現出“態、勢、難、干”四大特征:
“態”,即全校師生員工解放思想,認清形勢,站穩腳跟,迎難而上,對學校開放與發展的事業在思想上取得了共識,全校上下形成了“埋頭苦干”的狀態;“勢”,即針對發展問題,學校面臨的內外形勢較為嚴峻,大家要以更飽滿的熱情和干事業的決心去實現夢想,不負毛主席對中國醫科大學“把人民的醫科大學辦好”的要求;“難”,即建設高水平醫科大學的難度與日俱增,作為新時代的紅醫人就有使命、責任、義務,就有擔子去破解發展難題,為紅醫事業添磚加瓦;“干”,即“埋頭苦干”,尊重教育和人才成長規律,把握新形勢新要求,實事求是地“干”出一番事業。
朱京海強調,在新的一年里,學校上下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沿著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確立的發展戰略,抓好本科教育立地之本,抓住先進技術支撐頂天之柱,做好服務國家醫學教育、醫藥衛生事業兩篇大文章,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迎接新的挑戰,為“十三五”規劃中期考評交出滿意的答卷。
黨委副書記、校長聞德亮作了題為《解放思想 改革開放 實現學校更高質量發展》的年度工作報告。他指出,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是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的起步之年,是落實學校“十三五”改革與發展規劃的關鍵之年。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廣大師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緊圍繞“有特色、高水平、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醫科大學”的建設目標,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質量提升為主題,拓展合作、搭建平臺,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提升文化傳承與創新能力,提升國際交流合作水平,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務。
聞德亮從黨的建設、學科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內部治理、國際交流合作、信息化建設、校園環境建設、財務保障12個方面作了全面總結,用詳細的圖表和數據直觀地對一年來取得的成就與進步進行了解讀。
黨的建設方面貫徹全國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高校黨建工作20項重點任務和中央、省委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提升黨的組織力為重點,推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學科建設方面繼續實施“學科提升計劃”,繼續加大學科建設力度,推動學科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獲批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與引進工作再獲突破。人才培養工作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召開了中國醫科大學2018年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以本為本”“四個回歸”。科技創新方面在國家級科研平臺建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國家重點研究項目、高水平學術論文、國家科技獎、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績。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積極落實教育服務五大區域發展戰略和一帶五基地建設工作,積極推進市校合作項目建設,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開創教育服務新模式。文化傳承創新工作不斷發展,繼續將紅醫精神融入學生人文精神和專業素養培養的全過程,不斷增強學校文化軟實力,提升文化影響力。國際交流合作步伐明顯加快,開展高水平人才聯合培養和科學研究,國際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內部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優化內部機構、完善規章制度、規范辦事程序,進一步提升了內部治理能力與水平。信息化建設程度逐步提高,以建成智慧校園為目標再上新臺階,持續助力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校園環境建設卓有成效,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和建設平安校園,校園服務保障功能和綜合治理水平顯著提高,為學校“雙一流”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財務保障方面加強增收節支,積極籌措資金,超額完成非稅收入預算;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不斷提高辦學資金使用效益,確保學校各項事業平穩發展,教職員工薪資福利穩定增長。
聞德亮指出,“十三五”以來,中國醫科大學緊密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學術研究為導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埋頭苦干、銳意進取,在黨的建設、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方方面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聞德亮分析了學校面臨的形勢與問題,提出了2019年工作指導思想,部署了2019年工作計劃和重點工作。他強調,2019年學校工作的主題是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聞德亮進一步指出,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落實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任務和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重要之年,全體師生員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主責、精準發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核心競爭力,為實現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醫科強校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黨委常委、黨委副書記閆靈均宣讀2018年度先進集體與優秀個人表彰決定。學校領導為獲獎集體與個人頒獎。
黨委常委、副校長于曉松通報了四屆一次教代會提案辦理情況,共收到合理提案42件,經大會提案組審查認定有效提案為38件,學校高度重視提案落實工作,38件提案件件有答復、事事有落實。
黨委委員、財務處處長王菲圍繞2018年度預算執行情況、2018年度財務決算分析、2019年財政保障的重點工作三方面內容作了財務專項工作報告。
學校第四屆教職工代表大會正式代表260名,因病因事請假代表23名,實到會代表237名,符合法定人數。
大會在沈北校區綜合樓第一會議廳、第一臨床學院、第二臨床學院、第四臨床學院、口腔醫學院、計劃生育科學研究院設立了分會場。
會前,校領導與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合影留念。
大會在激昂的校歌聲中圓滿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