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知識點匯總:地形成因分析
2019-02-14 15:28:46學科網
運用地質作用(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風、海浪、冰川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等)與板塊運動(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及板塊的碰撞或張裂)來解釋判讀分析與常見地形有關的問題。
(1)我國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山區面積廣大,巖石破碎,風化嚴重;
②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
人為原因:④對植被的破壞 治理措施:恢復植被
(2)喀斯特地貌(云貴高原)成因:
① 地質條件:石灰巖分布廣泛、厚度大、巖性純,空隙、裂隙發育廣泛,巖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
② 氣候條件:位于亞熱帶濕潤區,氣候溫暖,全年降水豐沛;
③ 生物條件: 濕熱的氣候條件利于生物的生長,導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機酸含量較高。
(3)【巖溶地貌的形成過程】
① 在淺海環境下接受沉積,形成紅色砂巖(沉積巖)
② 經地殼運動發生隆起抬升(地殼上升)
③ 再經流水侵蝕、切割形成該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