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海近岸油品大規模污染應急及治理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在浙江海洋大學舉行
2019-02-10 21:13:31網絡資源
1月26日下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兩化融合聯合基金項目“中國東海近岸油品大規模污染應急及治理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議在浙江海洋大學新城校區舉行。
會議邀請到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辦主任宣曉冬到會指導。浙江海洋大學副校長徐漢祥出席會議并講話,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環境生態科研創新團隊負責人穆軍教授、項目負責人竺柏康教授等項目組成員參會,浙江海洋大學科研處處長桂福坤主持會議。
項目啟動會議參會人員合影。記者 沈家迪 攝
“中國東海近岸油品大規模污染應急及治理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是由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環境生態科研創新團隊牽頭組織申報,是學校目前在該領域承擔的最高層次的重大科研項目,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作為合作單位參與該項目的申報。
徐漢祥在會上表示,“中國東海近岸油品大規模污染應急及治理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立項是基于中國(浙江)自貿區石油儲運、綠色石化、油品貿易等油品全產業鏈帶來的海洋環境溢油污染風險的需求,研發近岸油品大規模污染治理與應急關鍵技術,對經濟社會意義影響深遠。他對項目組提出以下幾個要求:一是兩化融合項目除了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本要求立足基礎研究之外更要面向實際應用,做好應用基礎研究;二是建立項目管理制度,完善項目協調機制,規范科研經費使用管理;三是扎實推進項目實施工作,爭取早出成果,出好成果。
宣曉冬表示,“中國東海近岸油品大規模污染應急及治理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屬于需求牽引型重點科研項目,契合浙江省承擔的國家戰略需求。他希望項目組發揚團隊協作精神,結合各單位在海洋溢油污染修復研究領域的優勢,進行產學研聯合攻關并做出特色。
竺柏康代表項目組簡要介紹了項目研究背景、內容和目標,并從項目前期準備、項目申請和項目評審答辯等環節做了匯報。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曾志翔研究員、第二軍醫大學羅群博士和浙江海洋大學陳慶國副教授等分別匯報了三個主要研究方向內容及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