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體育學院2019年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簡章
2019-01-31 17:06:19中國高校之窗
一、招生專業
(一)運動訓練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專業簡介
運動訓練專業創辦于1986年,是全國首批開展運動訓練專業辦學的院校之一。運動訓練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共有教師123名,其中教授 25名,博士 16名。團隊師資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較為合理,其中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國家體育總局中青年學術和技術骨干、四川省教學名師和博士生導師20余人。本專業緊密圍繞學校“以體為主,體醫滲透、體文結合,培養‘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不斷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形成“厚基礎,重實踐”的教學理念。
運動訓練專業現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本專業不斷優化運動訓練專業本科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建立了省級競技體育實驗教學中心和省級高水平競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專業課程體系中《乒乓球》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球》、《舉重》、《田徑》、《籃球》、《足球》、《排球》和《游泳》等7門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大量主干課程精品化,從制度層面、師資層面確保了高質量的本科教學。本專業教師主持編寫了包括國家級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在內的各級各類專業教材40余部。本專業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并取得了多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
運動訓練專業已形成教學、訓練、科研相結合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體系,運動成績與教學質量有了長足進步。近年來,本專業培養了國際健將7名,運動健將47名,獲得國際、國內各項比賽金牌36枚、銀牌25枚、銅牌20枚。
該專業面向全國實行單獨招生。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較好的科學和文化素養,具備現代教育、健康理念,富有創新精神與創業意識,系統掌握專項運動教學、訓練、競賽的相關理論與方法,具備較高的專項運動技能、運動訓練指導及競賽組織能力,能勝任高水平隊、各級各類學校、體育俱樂部專項運動教學、訓練和競賽組織工作的“一專多能”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運動訓練學、運動心理學、運動訓練管理學、運動選材學、運動競賽學、鄭氏推拿學、體能訓練學、運動技術分析與診斷、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教育學、體育基本理論、運動訓練科研與方法以及主修項目理論與實踐。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 高水平運動隊,各級各類學校,體育俱樂部專項運動教學,訓練和競賽組織工作
所在院系 體育教育訓練一系、體育教育訓練二系、體育教育訓練三系、足球運動學院、藝術學院、休閑體育系
咨詢電話 (028) 85090554
(二)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專業簡介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原武術專業)為全國首批開辦,現有專任教師近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余人,博士3人,博士后2人,國際裁判和國家級裁判近20人。他們中既有在武術界享有名望的中、老年教師,又有近年來在國際、國內重大比賽中獲得金牌的一代新秀,形成了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該專業教師在繼承和發展我國傳統武術及開展武術科學研究方面頗有成績,近年來已編著出版武術專著20余部,撰寫的論文多篇在國際和國內武術科討會上獲獎。該專業教師參加編寫的全國體育學院武術統編教材,獲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特等獎”。
該專業已培養了300余名研究生,武英級運動員80余人。武術套路、散手、健身氣功代表隊居全國一流水平,多次在國際、國內武術比賽中獲得金牌。
該專業國際交往頻繁,先后接收了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武術愛好者前來進修學習。同時,該專業師生也多次應邀到美國、英國、奧地利、日本、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講學、執教、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承擔裁判工作,為促進國際武術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
該專業面向全國實行單獨招生。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能熟練掌握武術基本理論及專業技能,能從事武術教學、傳統體育養生及民族民間體育教學、訓練和科研工作的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民族傳統體育概論、武術基礎理論、傳統體育養生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心理學、傷科與按摩、鄭氏傷科推拿學、體育概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技術與理論、武術專項理論與技術、武術演藝創編與策劃、安全防范技術基礎、安保防衛術等。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 畢業學生主要去向為大中專學校、業余體校、公安、部隊、各級體育局及武術院(館)、武術運動隊等。
所在院系 武術學院
咨詢電話 (028) 85095603
二、招生計劃
2019年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總計劃:8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