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學學生社會實踐隊調研成果獲省委書記批示
2019-01-31 10:36:49網絡資源
“中央一號文件的‘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模式,不能僅限于‘三位一體’農合聯,合作社內部也可以實施‘三位一體’合作”;“目前‘三位一體’中的信用合作主要是為農戶提供信用等級評定和授信服務,需要進一步利用供應鏈金融拓展信用合作的外延,完善信用合作服務功能”;“相對于‘三位一體’農合聯,政府應該增強服務職能,由‘掌舵者’變為‘服務者’”;“浙江省政府驅動的‘三位一體’農合聯模式,在有些產業和有些地區過于超前,信用合作需要生產合作、供銷合作發展到一定階段才有需要”。
以上客觀“尖銳”的觀點來自溫州大學“菜籃子”學生實踐隊的調研成果。這份歷時三年多完成的《鄉村組織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基于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社的調查研究》,于日前分別受到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和溫州市委書記的批示。車俊書記對“菜籃子”實踐隊關心“三位一體”合作社發展表示感謝。陳偉俊書記指出學生的調研報告很有價值,要求相關職能部門有針對性地推動調研成果,助力“三位一體”。
2006年,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執政期間,以溫州瑞安為試點,部署推動生產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新型農村合作體系建設。2015 年浙江省委提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2017 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自此,“三位一體”綜合合作備受關注。
“三位一體”綜合合作包括哪些模式?各種模式實施現狀如何?如何實施?這些問題都成為學理界亟待解決的關鍵。溫州大學“菜籃子”實踐隊從2016年開始著手調研“三位一體”綜合合作,實踐隊由我校商學院和法政學院11位學生組成,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專業知識,持續關注農業、農村和農民“三農”發展與建設路徑,深度探究鄉村振興的組織模式。實踐隊先后走訪50多個村莊,訪談500多戶農戶,發現作為弱勢群體,農民合作社在提高廣大社會弱勢群體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提高農民收入和農產品的質量,以及助力精準扶貧與脫貧,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合作社發展模式,“菜籃子”實踐隊聚焦“三位一體”合作社,通過近70次討論會,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蹲點瑞安梅嶼蔬菜合作社開展深度田野調查,訪談了浙江大學等國內高校的知名專家,形成了《鄉村組織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基于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社的調查研究》,還向省、市相關部門撰寫建議信,為鄉村振興獻言獻計。
日前,學校召開了學習貫徹浙江省委書記車俊與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批示精神座談會,副校長錢強,商學院、人文社科處、團委及實踐隊指導老師與成員參加。浙江省供銷社黨委委員、理事會副主任張建,溫州市供銷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胡正武傳達了車俊書記與陳偉俊書記對實踐隊的慰問。會上,錢強指出,調研成果獲批示的“菜籃子”實踐隊是我校許許多多走近基層、關注民生的實踐隊的一個縮影,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敢為人先”的校訓精神,積極響應習總書記號召,爭做新時代的青年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