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范大學教師李慶成應邀赴美參加“中美40年:尋找構建雙邊關系的新架構”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9-01-28 20:14:32網絡資源
在中美關系建交四十周年之際,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國卡特中心在數十家企業及機構支持下于2019年1月17-19日在美國亞特蘭卡特中心和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舉行主題為“中美40年:尋找構建雙邊關系的新架構”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中美兩國各界的200多名代表參加研討會,共同回顧中美兩國40年發展之路,分析當前中美關系遭遇的問題和挑戰,探討兩國未來合作與發展之道。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李小林、美國前國務院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董云裳(Susan Thornton)、美中商務委員會主席克雷格·艾倫(Craig Allen)、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研究項目高級研究員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史文(Michael Swaine)、《當代中國研究》期刊創辦人兼主編趙穗生、斯坦佛大學高級研究員兼亞洲基金會董事長藍普頓(David M. Lampton)、前美國商務委員會主席科博(Robert KAPP)、佛吉尼亞大學教授哈里·哈丁(Harry Harding)、中國社科院資深研究員陶文釗、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牛軍、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等眾多知名學者與會。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李慶成副研究員應邀赴美與會。
研討會中,94歲高齡的卡特總統親臨會場發表演講,深情回顧中美建交的過程及他與中國交往的點點滴滴,并在與會代表晚宴上發表祝酒詞。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也親臨會場發表演講,回顧中美關系發展的歷程,強調合作符合兩國利益,雙方需要客觀評價過去、清醒認識現在,堅定面向未來。
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專任教師李慶成副研究員應美國卡特中心之邀請與會。會議期間,李慶成老師與眾多從事中美關系及中國研究的學者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就中美關系的歷史和現狀、美國對華政策、中國外交政策、臺灣問題、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等問題與有關學者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同時也讓更多的美國學者及在美華裔學者了解了四川師范大學,很多學者表示曾經來過四川,尤其對成都的印象深刻,還有一些學者表示希望未來能到成都訪問或到川師講學。李慶成老師還應卡特中心邀請參與撰寫《中美建交秘聞》一書。
1978年末,在經過多輪談判后,中美兩國領導人鄧小平副總理與卡特總統做出了歷史性的決定,即從1979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并于同年3月1日互派大使。至此,中美關系掀開了新的一頁。正如美國總統卡特所說,這一決定不僅改變了美國,更改變了中國和世界。四十年的事實證明,中美關系不僅對中美雙方,乃至對世界都是最具影響力的雙邊關系之一。 四十年前,中美兩國基于共同的利益和責任實現了關系正常化,四十年后,中美依然需在共同利益和責任的基礎上繼續前行。(通訊員: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