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地理科目調整說明
2019-01-24 18:16:12網絡整理
新版《考試說明》在整體穩定的基礎上,針對部分內容進行調整,具體情況如下:“試卷結構”與“考試內容及要求”均無變化。“參考樣題”部分有略微調整,刪去2016年第5、6題和第36題,將2018年第5、8題和第36題納入其中。“參考樣題”調整情況如下:
調整后的“參考樣題”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1.
突出地理學科內容的整體性,注重基礎性
樣題調整注重從整體上把握地理學科內容的結構性和關聯性。選取的試題涵蓋地球和地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等主干知識。通過對考生主干知識的理解和基本原理和規律的掌握程度的考查,增強考查內容的基礎性,為發展考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創造條件、發揮作用。
2.
貼近時代、貼近社會和貼近考生實際,彰顯育人價值
樣題的情境創設著力貫徹“學習生活有用,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情境涉及我國土地休耕政策、故宮博物院、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國與多米尼加建交和企業廢鋼冶煉等現實問題,既有當前時事熱點話題,也有源于考生日常生活實踐的鮮活素材。從真實情境中萃取基礎和經典的測試任務,激發考生創新思維,力求為考生搭建展示素養的平臺。
3.
強化學科思維方法和探究技能,體現學科素養
樣題體現多種地理學科思維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考查,例如從城市、國家、流域、洲際等尺度認識區域,運用地理規律和原理分析地理現象;圍繞公路、臺風、農業和工業產品、博物館等要素入手,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聯系與綜合;通過城鎮變遷、湖水變化、鋼鐵企業區位變化等視角認識地理過程。題目還涵蓋地理比較、地理因果聯系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充分考查考生思維能力,綜合體現學科核心素養。
4.
圖表內容經典,形式豐富
題目有效發揮地圖作為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功能和地位,注重對考生圖表技能的考查。總體上看,樣題圖表設計精美新穎,形式豐富多樣,表達內容清晰明確。既含有經典的區域和國家地圖、橫向柱狀統計圖,也包含基于大數據的人口遷移示意圖、多圖幅的組合式區域地圖、某臺風風力分布圖等。
通過樣題調整,期望對中學教學產生如下促進作用:教學過程要重視學科素養的滲透,夯實地理基礎知識,充分認識地理基本規律和原理,強化學科思維方法的運用,注重地理圖表技能的培養;注重學科育人價值的引領,充實教學情境,將試題設計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促進育人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