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讀2019年語文全國高考新綱領(6)
2019-01-24 15:10:20網絡整理
例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氣保溫氣體之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導致全球變暖,造成天氣干旱或旱澇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住上升,淹沒大量沿海城市, ①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 ②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給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長。但這必須有個前提,植物還活著!如果土壤被污染, ③ ,我們就失去了這些向大氣中釋放氧氣的“氧氣工廠”和“空氣凈化器”。
【說明】試題考查考生正確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的能力。該段文字說的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會帶來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的影響。里面有三處空缺,要求考生補寫恰當的語句。
從表面上來看,給這段文字補寫空缺似乎需要相應的專業知識,對考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實際上只要綜觀全文,把握所給文字的核心話題,依據上下文的相關提示語和相關信息提示,準確地進行補寫并不困難。
先看空缺①,前面的句子所說的都是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帶來的不利影響,包括全球變暖、旱澇不均等,甚至淹沒大量沿海城市。句中的“甚至”一詞,把不利影響說到了最嚴重的程度,不利影響上升為了災難,因此,此處補寫“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是恰當的。
再來看空缺②,承接上文,這兒出現了一個關鍵性的關聯詞語“然而”,設詞表示轉折,因此,下文所說的內容應該和上文說的不利影響是相反的,再結合下文“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可知這里應該補寫一個表明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帶來有利影響的句子。由于字數的限制和表達簡明的要求,此處補寫“二氧化碳增加會帶來好處”顯然比較恰當。
最后看空缺③,前文說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帶來有利影響的條件是植物還話著,下文是“我們就失去了這些向大氣中釋放氧氣的‘氧氣工廠’和‘空氣凈化器’”。根據上下文和一般常識可以知道,這些“氧氣工廠”和“空氣凈化器”指的就是植物,再結合上文“如果土壤被污染”,這里肯定要補寫植物死亡的語句,再加上上文中有關聯詞語“如果”,這里顯然要有“就”與之呼應,所以補寫“植物就會生病甚至死亡”是恰當的。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給出的補寫答案都是舉例性質的,只要意思答對即可。
例11 下面是某中學暑期瑤族村考察的初步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75個字。
【說明】試題考查考生用簡明的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簡明是語言表達的一項基本要求,簡明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本題用圖文轉寫的方式來進行考核。
做好這樣的題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看出所給圖形的構圖特點;二是將所給信息按一定規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達的準確性和流暢性。
第一步是看圖。這是一個某中學暑期瑤族村考察的初步構思框架圖,圖中由總到分形成三級信息,顯示瑤族村考察共三天,考察之前和考察過程都有相關要求。
第二步是用文字簡明表達。限于題干所要求的字數,在用文字表達的時候,無法寫出全部可能的細節,只能把所給信息用連貫的話語連綴起來表達。
所以,首先可寫出最大的一級信息內容,也就是“本次瑤族村三日行考察”之類的文段起始語,然后由考察前的準備說到考察中的活動要求,與前期準備活動相關的信息可以表述為“要求參加人員事先查閱資料,了解瑤族概況,備好所需行裝”,與具體考察活動相關的信息可以表述為“考察期間的主要活動有參觀、訪談以及與村民聯誼,每人需寫日記記錄考察情況”。
文字敘述中要避免遺漏信息,還要注意語句的準確以及表達的連貫性。作為構思層面的東西與作為文字表達層面的東西是有差異的,如果把這道題寫成:“瑤族村三日行要先查閱資料、準備行裝,實施時要參觀、訪談、聯誼、寫考察日記。”非常簡單,但這無異于開中藥鋪式的羅列,從信息的角度上說,沒有顯示應該有的查閱資料的內容,缺少應該有的參與者和聯誼對象,而這些是構思層面可以隱而不說的。
從語言表達的角度上說,沒有體現文段特定的開頭語“這次、本次”,直接挪用“實施”而不是把它轉換為“考察期間”,這在文段中也是不準確的表達。整個文段不是連貫的、能獨立成篇的語言表達方式。
F探究: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發現、有創見,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創新性思維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