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三大定律內容是什么
2019-01-15 19:59:23高三網
牛頓三大定律主要內容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簡稱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見的完整表述: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常見表述是: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且與物體質量的倒數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的常見表述是: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該定律是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于《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的。
2
牛頓三大定律詳細說明
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內容
表述一: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時(Fnet=0),總是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表述二:當質點距離其他質點足夠遠時,這個質點就作勻速直線運動或保持靜止狀態。
即: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
慣性大小只與質量有關,與速度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無關。
質量越大,克服慣性做功越大;質量越小,克服慣性做功越小。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內容
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合=ma(單位:N(牛)或者千克米每二次方秒)
牛頓發表的原始公式:F=d(mv)/dt(見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動量為p的物體,在合外力為F的作用下,其動量隨時間的變化率等于作用于物體的合外力。
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以t為自變量,p為因變量的函數的導數,就是該點所受的合外力。
即:F=dp/dt=d(mv)/dt(d不是delta(△),而是微分的意思。但是在中學學習的一般問題中,兩者可以不做區別)
而當物體低速運動,速度遠低于光速時,物體的質量為不依賴于速度的常量,所以有F=m(dv/dt)=ma
這也叫動量定理。在相對論中F=ma是不成立的,因為質量隨速度改變,而F=d(mv)/dt依然使用。
由實驗可得在加速度一定的情況下F∝m,在質量一定的情況下F∝a(只有當F以N,m以kg,a以m/s^2為單位時,F合=ma成立)
第二定律幾點說明:
(1)牛頓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時作用規律。力和加速度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逝。
(2)F=ma是一個矢量方程,應用時應規定正方向,凡與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負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
(3)根據力的獨立作用原理,用牛頓第二定律處理物體在一個平面內運動的問題時,可將物體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別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牛頓第二定律的六個性質
(1)因果性: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2)同體性:F合、m、a對應于同一物體。
(3)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牛頓第二定律數學表達式∑F=ma中,等號不僅表示左右兩邊數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體加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
(4)瞬時性:當物體(質量一定)所受外力發生突然變化時,作為由力決定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要同時發生突變;當合外力為零時,加速度同時為零,加速度與合外力保持一一對應關系。牛頓第二定律是一個瞬時對應的規律,表明了力的瞬間效應。
(5)相對性: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坐標系,在這種坐標系中,當物體不受力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這樣的坐標系叫慣性參照系。地面和相對于地面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可以看作是慣性參照系,牛頓定律只在慣性參照系中才成立。
(6)獨立性:作用在物體上的各個力,都能各自獨立產生一個加速度,各個力產生的加速度的失量和等于合外力產生的加速度。
適用范圍
(1)只適用于低速運動的物體(與光速比速度較低)。
(2)只適用于宏觀物體,牛頓第二定律不適用于微觀原子。
(3)參照系應為慣性系。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內容
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表達式F=-F'
第三定律(F表示作用力,F'表示反作用力,負號表示反作用力F'與作用力F的方向相反)
說明:要改變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必須有其它物體和它相互作用。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力體現的。并且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它們是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注意1.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出現,同時消失。
②相互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質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產生的作用不能相互抵消。
④作用力也可以叫做反作用力,只是選擇的參照物不同
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為作用點不在同一個物體上,所以不能求合力
2.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區別
①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且在同一直線上的力;兩個力的性質是相同的。
②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性質可以是不同的。
③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可以單獨存在,但相互作用力同時存在,同時消失
例如:物體放在桌子上,對于物體所受重力與支持力,二者屬于平衡力,將物體拿走后支持力消失,而重力依然存在.
而物體在桌子上,物體所受的支持力與桌面所受的壓力,二者為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物體拿走后,二者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