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地域類型的判定
2019-01-10 20:14:16三好網
1、確定該地(農業經營單位)的主導區位優勢
區位優勢的差異是農業地域分異的客觀基礎,不同的區位條件下一般形成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如水稻種植業與商品谷物農業的降水差異、勞動力數量差異等。
2、確定該地的土地利用結構
在相同的區位條件下也不一定形成相似的農業地域類型,因此通過區位優勢來判定比較片面。土地利用結構是農業生產在地域上的真實反映,是農業地域類型判定的根本依據。如水稻種植業的土地利用是以水田占絕對優勢,商品谷物農業的土地利用以旱地為主,混合農業則以耕地和牧地并重。
3、通過分析區位優勢、土地利用結構,然后結合教材中農業地域類型的案例,得出結論。
例、讀某農場的土地利用圖(左圖)和年收入構成圖(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該農場的農業地域類型,并說明理由。
(2)從區位選擇的角度,分析農場在P農田種植花卉的有利條件。
解析:該題分別從農業地域類型與農業的區位選擇設問,考查學生從地理圖像中提取信息,分析、概括和說明地理事物特征分布的能力。
(1)該農場農業地域類型的判斷需從農場的土地利用圖和年收入構成圖中提取信息。兩圖互為補充,前者為生產現象和過程,后者是生產的最終結果。牛肉、乳產品表明該農場種植的牧草、飼料用以經營乳肉畜牧業;小麥、花卉則反映了其種植業內部的結構。因而該農場屬既經營種植業,又經營畜牧業的混合農業。
(2)需從花卉生產需水量大、保鮮要求高、勞動量大的特點出發,結合圖中提供的公路、河流和農舍等信息加以分析。
答案:(1)混合農業。該農場同時經營種植業和畜牧業,種植業產品和畜牧業產品在農場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
(2)臨近公路,便于運輸;有河流穿過,滿足用水需求;有豐富的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