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學期物理,直線運動題目解析總結
2019-01-07 16:17:57三好網
直線運動概念匯總:
1、參考系:選取原則
2、質點:滿足的條件
3、時間和時刻:“段”和“點”
4、位移和路程: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5、矢量和標量:方向、特殊情況“電流”
6、平均速度:位移/時間、粗略描述
7、平均速率:路程/時間、標量
8、瞬時速度:極限法、簡稱速度
9、瞬時速率:簡稱速率、標量
10、加速度:略
選擇題常見方法:
1、排除法:根據題干和自身掌握的知識,從易到難,逐步排除不合理選項;
2、特殊值法:賦予某些物理量特殊值,通過簡單分析計算,選擇符合的選項;
3、極限分析法:對于部分物理量可以取無限大(小),從而得出結論;
4、直接推理法:抓住題眼和關鍵詞,利用規律方法,找出各物理量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推理、判斷,甚至要用到數學工具進行計算,得到結果;
5、觀察法:觀察各個選項之間異同,找出差別處,針對差別,采用估算等技巧快速得到答案;
6、最重要的方法:對于不定項選擇題,原則是寧缺毋濫。
【經典例題】
1.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可以把物體簡化為一個有質量的點,即質點。物理學中,把這種在原型基礎上突出問題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經過科學抽象而建立起來的客體稱為:
A.控制變量 B.理想模型
C.等效替代 D.科學假設
正確答案:B
物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
1.控制變量法:物理學中對于多因素(多變量)的問題,常常采用控制因素(變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而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從而研究這個因素對事物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它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科學探索和科學實驗研究之中
2.理想化模型: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將實際問題簡化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學問題的基本思維方法之一,這種思維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質點就是利用這種思維方法建立的一個理想化物理模型
3.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系)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物理學中有許多運用這種方法的實例,如在電路中以一個電阻來等效代替多個電阻,以便于分析電路;在研究二力合成的問題上,將兩個力與等效的一個力作對比
4.科學假設:所謂科學假設,是指認識主體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學事實和科學原理的基礎之上,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對未知自然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所做出的推測性的解釋和說明,是自然科學理論思維的一種重要形式
經典例題
1.下面關于瞬時速度和平均速度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物體在某段時間內每時刻的瞬時速度都等于零,則它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則它在這段時間內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一定等于零
C.勻速直線運動中任意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D.變速直線運動中任意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正確答案:AC
速度概念辨析:
1.一般情況平均速度不等于瞬時速度,只有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大小和方向不隨時間變化,平均速度才等于瞬時速度。
2.瞬時速率在數值上等于瞬時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一般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因為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路程一般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物體在做單項直線運動時,位移大小等于路程,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大小。
3.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特殊情況可以等,如:勻速直線運動、靜止、碰巧、勻變速直線運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