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復習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多變的價格
2019-01-04 16:07:47三好網
一條規律:價值規律(內容,形式)
兩個影響:
價格變動對生活的影響
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
幾對關系:
價格和價值的關系
供求與價格的關系
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商品的價值量與個別勞動時間,個別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幾對概念:
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勞動生產率
互補商品
替代商品
一 影響價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響價格
1、間接影響因素:氣候、時間、地域、生產、文化等許多因素會影響價格。
2、直接影響因素——供求。間接因素對價格變動的影響實際上通過改變商品的供給或者需求來實現。
3、供求影響價格: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供過于求時,價格下降,買方市場;供不應求時,價格上升,賣方市場:
(二)價值決定價格
1、價值決定價格:
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可見,在一般情況下二者成正比。
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該商品的價值量: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對每個商品生產者的意義:用高于或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生產的商品,都只能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出售。因此,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處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則處于不利地位。這就促使商品生產者努力縮短生產商品所用的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
3、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商品價值量既可以指價值總量,也可以指單位商品價值量;勞動生產率既可以指社會勞動生產率,也可以指個別勞動生產率
①不管社會勞動生產率怎樣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價值總量不變;
②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時間內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即使用價值量越多。因此,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使用價值量成正比關系;
③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意味著同一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加,在價值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就會減少。所以,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成反比關系;
④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意味著這個商品生產者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增加。所以,一個商品生產者創造的價值總量與他的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關系;
4、個別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勞動生產率、社會勞動生產率、單位商品價值量、商品價值總量之間的關系: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個別勞動時間 單位商品價值量 商品價值總量 單位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量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 減少(反比) 不變(無關) 減少(反比) 不變(無關) 增加(正比)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 不變(無關) 減少(反比) 不變(無關) 增加(正比) 增加(正比)
5、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1)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是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是有關商品生產的規律;“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是有關商品交換的規律。)
(2)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則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正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表現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現形式。)
二 價格變動的影響
(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一般說來,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當這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
2、生活必需品和高檔耐用品的價格變動對消費者需求量的影響是不同的。
(1)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
(2)價格變動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3、互為替代商品和互補商品的價格變動對消費者需求量的影響。
(1)互為替代商品:
①如果兩種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就互為替代品。
②在可以互為替代品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需求量,轉而消費另一種商品,導致對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消費者將增加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導致對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2)互補商品:
①如果兩種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補商品。
②在有互補關系的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不僅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也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會引起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隨之增加。
(二)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1、調節生產。當市場上某種商品供過于求時,該商品的價格下降,生產者獲利減少,這時生產者會壓縮生產規模,減少產量。當商品供不應求時,該商品的價格上漲,生產者獲利增加,這時生產者會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量。
2、提高勞動生產率。企業只有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縮短其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給自己的產品提供降價空間,使其在價格競爭乃至生存競爭中更具優勢。
3、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消費者購買商品是為了獲得使用價值。在市場經濟中,哪個生產者能提供質量好的或者其他企業無法生產的產品,他就能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從中獲取更多的利潤。
高考真題
進入3月份以來,豬肉價格上漲牽動著全國人民的神經。某校學生開展了一次以豬肉價格上漲為主題的探究活動。一名學生從人民網下載以下標題:
標題一:生豬資源不足,活豬價格上漲 ;
標題二:飼料價格大幅上漲,豬肉價格"水漲船高"
標題三:豬肉價格上漲,帶動其他肉類產品價格上揚。
標題四:豬肉價格上漲,激發人民養豬熱情
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回答:
(1)請根據標題一、二的信息分析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
(2)請根據標題三、四的信息分析豬肉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
答案:(1)①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供不應求,價格會上漲。從標題一看出,由于生豬及豬肉供應減少,導致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3分)②價值決定價格。從標題二看出,飼料價格上漲,養豬成本大幅提升,生豬及豬肉價格也會上漲。(3分)
(2)③標題三反映出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豬肉與其它肉類產品是互為替代品,豬肉價格的上漲,導致人們轉而消費其它肉類產品,從而帶動其它肉類產品價格的上漲。(3分)④標題四反映出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價格能調節生產,豬肉價格的上漲,會使養豬農戶獲利增加,這時生產者會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量。(3分)
在同樣生產條件下,生產同樣一匹布,甲用了6小時,乙用了小時,丙用了10小時,甲乙丙生產的這匹布的價值量 ( D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一樣大 D.無法確定
解析: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