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熱點命題不可錯過
2018-12-28 11:20:41三好網
一、關于傳統文化基本特征的哲學解讀
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人類社會具有相對穩定性和繼承性,特定民族的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人類社會又是發展進步的,傳統文化的具體內涵必然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
②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個民族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經濟社會生活,每個民族的文化生活有著自己的特點,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只有深入研究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才能真正理解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傳統文化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大多借鑒和融合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因素,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研究成果,必將有利于我們理解和把握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
二、關于傳統文化作用的哲學解讀
①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傳統文化能夠激起人們無限的親情,激起人們對民族和國家的認同感,有利于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國家的向心力。
②傳統文化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會對社會和人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反之會起阻礙作用。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必將影響到傳統文化。但是,傳統文化有時會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順應社會生活變遷的傳統文化是先進的社會意識,能夠正確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和人的進步起積極推動作用。反之,一成不變,甚至是與社會生活逆向變化的傳統文化,就會轉變成落后的社會意識,會起到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三、關于對待傳統文化態度的哲學解讀
對待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辯證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四、關于文化繼承與發展的哲學解讀
①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產生,克服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和腐朽的東西,汲取了其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因而新事物具有舊事物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只有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不斷革除陳舊的、過時的舊文化,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傳統文化才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發展,人類文化的發展是通過創新實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人民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的成果。
②社會制度、科學技術、思想運動影響文化的發展。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文化的發展也會受到社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③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具有重大影響。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和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實踐具有能動性,實踐是人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進行“傳道、授業、解惑”,把既有文化傳遞給下一代,使人們在獲得既有文化財富的基礎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從事文化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