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專業學位調整為8個專業學位類別
2018-12-20 17:17:30網絡整理
日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下發通知,將工程專業學位類別調整為電子信息(代碼0854)、機械(代碼0855)、材料與化工(代碼0856)、資源與環境(代碼0857)、能源動力(代碼0858)、土木水利(代碼0859)、生物與醫藥(代碼0860)、交通運輸(代碼0861)8個專業學位類別。工程碩士領域中的項目管理、物流工程、工業工程3個領域調整到工程管理專業學位類別(代碼1256)。
調整后的8個專業學位類別分為碩士、博士兩個層次。工程專業學位類別(代碼0852)待相關學位授權點對應調整完成后不再保留。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調整工程專業學位類別的背景是什么?
答: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確立了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軍民融合等七大戰略,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我國邁向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制造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建設已經全面展開,迫切需要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例如,據預測,中國制造2025的十大領域,在2025年對人才的需求總量達到4500萬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最高端,是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標志和集中體現,與國民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的結合更加緊密,創新性、先導性更加明顯。近年來,研究生教育始終堅持“服務需求、提高質量”,從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深化改革,內涵發展,為國家發展夯實高層次人才基礎。工程專業學位是培養高素質工程專門人才的主渠道,必須按照“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要求,根據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及時做出調整優化,切實實施發揮應有的基礎性作用。
2.調整工程專業學位類別的原因是什么?
答:自1997年設置以來,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重要貢獻。一是建立了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體系,工程碩士、博士層次齊全,工程碩士先后設置了40個領域,工程博士設置了4個領域,已成為培養規模全球最大、影響最為廣泛且按領域授權的專業學位類別。二是培養了一大批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式工程科技人才,累計授予工程專業學位80余萬人,為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三是探索了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積極推進與國家重大科技發展戰略相銜接,與職業發展要求相銜接,加強實踐能力訓練,探索有別于學術學位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新路子。
但是,隨著事業發展形勢的變化和自身改革的深入,工程專業學位現有的設置模式、機制也逐步顯現出不足和局限,亟需調整優化。一是工程專業學位領域固化、滯后的問題逐漸凸顯。二是與其它類別專業學位的培養范圍存在部分重復,工程博士、碩士銜接不夠。三是部分工程領域設置與工學學科設置較為接近,與工程綜合需求距離較大,培養特色不夠鮮明。四是管理機制不適應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實需要。
近年來,多方都希望調整優化工程專業學位。工程專業學位教指委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調整優化的具體方案。應該說,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作出對工程專業學位類別調整優化的決定,是綜合多種因素的結果,通過的優化調整方案也是當前條件下兼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