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征集志愿填報5個重點要牢記!(4)
2018-12-20 16:19:44網絡整理
正常投檔錄取時,考生是參考某高校前幾年的錄取分數來定位的,而征集志愿階段,考生分數構成更多變,有的考生因志愿填報不合理而被退檔的,有的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而被退檔的,有的考生因為分數太低而未被投出的,這些考生都可能填報同一所院校,所以再以正常投檔錄取時的分數來參考并不合理。
而且,如前文分析,征集志愿階段由于考生多而缺額高校和專業少,會使高校的錄取分數呈上漲趨勢,原本壓線調檔高校的調檔分數可能會上漲,考生只參考正常投檔錄取時的分數可能會導致無法被投出。
雖然參加征集志愿的考生不能僅參考高校正常錄取階段的錄取分數,但是還可仔細分析擬報考的高校往年的錄取情況,如果該高校往年也參加過征集志愿,則應分析參加征集志愿后錄取分數上漲情況如何。
如果往年從未參加征集志愿,考生則要參考現在參加征集志愿的專業前幾年的錄取分數情況,自己的分差最好高于這些專業前幾年的錄取分差,這樣填報后被錄取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一般情況下,考生很難搜集到高校往年征集志愿錄取分數情況,如有需要可以致電高校咨
5.不盲目擠“熱門”高校和專業(很重要)
前文分析過,一些辦學實力較強和社會知名度比較高的大學因為超退等原因也會出現在征集志愿的名單當中。
勿庸質疑,這些高校在征集志愿階段,當然會成為考生優先選擇的對象,在征集志愿時成為考生報考的“熱門”,從而也使錄取分數上漲明顯。因此,建議分數不太占優勢的考生避開這些“熱門”院校。
此外,雖然參加征集志愿的某些專業不一定是該校的優勢、特色專業,但仍屬于被考生和家長認定的“熱門專業”,只是首次填報時考生大多優選這些專業實力較強的院校而忽略了一些開設有這些專業但實力一般的高校。
在征集志愿階段,或許院校并非是考生的首選,但考慮以后就業等因素,大部分考生在選擇時仍會優先選擇這些專業。
一旦扎堆填報這些專業的考生多,其錄取分數理所當然地會上漲,一些分數無優勢的考生肯定會被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