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院校的整體要求及因素取舍
2018-12-20 11:33:10網絡整理
1、擬報院校的層次應相對高一些。
從院校綜合實力上分,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全國重點高校、省屬重點院校、普通高校、獨立學院、民辦高校等。其中“985工程”高校全國共39所,得到國家在政策、資金、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教學水平、學術水平、國際化水平都很高;“211工程”高校全國共有77所,同樣得到了國家和地方的各種支持。二本招生中部分行業特色院校檔次也相對較高。老牌高等專科學校綜合實力較強;全國100所示范性高職高專院校實力較強。檔次相對高的院校社會認可度高,人才培養質量高,就業牌子亮,考研有實力。考生可根據自身分數情況,盡可能選擇檔次較高的院校。
2、擬報院校的專業整體上要相對理想一些,所報專業實力強一些,盡可能選擇擬報院校的主體(特色)專業。
選報專業應能體現考生的志向,上理想專業,學習有動力,有利于將來長遠發展。
3、擬報院校近3年的錄取分數相對穩定或低一些,考生成績如若能達到上年平均錄取分數(位次),專業滿足率就高。
4、擬報院校如在外省應選擇在當地錄取分數較高的院校,因為同一院校在不同省份其社會認同度是不相同的。這種院校的生源質量相對好一些。
5、擬報院校所在城市要相對發達,有利于考生全面綜合素質的提高,最好是省會城市高校。
6、擬報院校的收費和消費相對低一些。
以上6方面不能要求同時滿足,只能有幾個因素起主導作用,前二條是主要的,后四條是次要的。六個方面之間有聯系也有沖突,院校實力和專業那個是主導因素,要根據考生具體情況綜合考慮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