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志愿填報誤區
2018-12-20 10:01:34網絡整理
初級誤區一:以為高校錄取分數線一成不變
因為歷年的考試題目和難度系數不同,所以直接影響高校錄取分數線的變化。
“老師,今年學校最低錄取分數線多少啊?”“我這個分數,能上你們學校嗎”……在咨詢會上,分數是家長們咨詢得最多的題目。類似的題目把招生老師給難住了,他們只能告訴家長“錄取分數不是學校決定的,要看考生報考的情況”。
實際上,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自然形成的,錄取結束前無法準確知道。另外,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存在波動,有的還有“大小年”現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幾年的錄取情況,還可關注分數線與批次線的差值、分數線對應的考生“位次”等。
高考志愿對考生能否進入理想的大學有重要影響,也是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熱點。填報高考志愿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工程,大多數考生和家長又沒有相應的經驗,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失誤。這樣選出來的志愿你能放心嗎?
初級誤區二:認為歷年招生章程都一樣,根本沒有看的必要
不看招生章程,填報高考志愿如同兒戲
招生簡章應該怎么讀?
1、看高校情況
2、看加分政策
3、看投檔比例
教育部規定,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高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雖然2015年大多省份都已經實行平行志愿,但院校提檔比例一般會超過100%,如考生不服從調劑,還是會有被退檔的風險。
4、看專業錄取原則
從分配專業的規則方面看,專業錄取主要有專業優先、分數優先、專業級差三種方式。高校具體使用哪一種方式,會在招生章程中明確。
5、看單科成績要求
6.看身體條件及其他要求
初級誤區三:直奔名校,全選名校
“名牌”大學并非所有的專業都是優勢專業
有的考生父母打算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一志愿報考一所心儀“名校”,二志愿放棄。這種填報志愿的方式欠缺考慮,風險較大,如果孩子的分數不夠,本科一批一志愿沒有被報考院校錄取,就失去了就讀其他一本院校機會。
不可否認,“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軟件上都較優越,能考上名牌大學固然是好事,但完全從“名牌”出發選高校,不考慮其他因素,特別是專業因素,則是不明智的。更何況,“名牌”大學并非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普通高校一些專業也有特色,具有很強的實力。因此,填報志愿時,父母不要只考慮“名校”,走出非“名校”不報的誤區。
初級誤區四:盲目擁擠熱門專業
“冷熱”結合對考生更為有利
考生在選擇專業時,另外一個誤區是:盲目擁擠熱門專業,咨詢時經常問“今年什么專業熱”,“什么專業是好專業?”實際上專業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冷熱的差異。盲目擠熱門專業,對考生長遠發展非常不利。
初級誤區五:只憑學校(或專業)名稱來選擇,不關注學校實際情況、專業內涵
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
考生在填報志愿選擇專業時,還有一個誤區是,喜歡憑著專業的名稱來選擇專業,而對專業內涵不了解。實際上,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
高級誤區六:有了平行志愿,所選的學校總有一所學校能去。
“投檔而被退檔”將降到下一批次錄取
平行志愿填報雖然減少了志愿填報的風險,但同樣存在風險。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雖然教育考試部門從減少投檔而被退檔的矛盾出發把投檔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檔后可能會被退檔。
2、定位不準確的風險。
3、志愿沒有梯度的風險。
高級誤區七:志愿之間沒有拉開梯度
不同志愿填報方式要區別對待
志愿梯度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專業志愿梯度。平行志愿的實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風險,同時更突出了高考分數的作用。在考慮梯度問題時,建議平行志愿的最后一個志愿要有相當的保險系數,也就是說,按照往年的分數,考生的分數上最后一個平行志愿要比較保險。
高級誤區八:服從專業調劑會吃虧
服從調劑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可能被不喜歡專業錄取
不選擇調劑,如果同時擁有誤區七,最終將導致考生的落榜。
對待是否服從所報院校專業調劑,考生要統籌考慮。服從調劑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歡專業錄取的思想準備。你被調劑到的專業極有可能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一般是比較冷門的專業。如果不服從專業調劑,雖然你夠了院校提檔線,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時,則會失去了進入這個學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