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怎么寫 這些技巧你一定要知道
2018-12-19 16:32:04網絡整理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志愿填報要分批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志愿填報表上,只報了1所或者2所學校。我國的現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會影響后一批次的錄取,院校錄取到哪個批次就依據哪個批次所填報的志愿。提前批次錄取的最大好處是增加了一次錄取機會,但不利因素是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不太多,招生專業的選擇范圍較窄,在大城市的高校不多,重點院校較少。
考生一定要把有利和不利因素都分析透徹了再報,對于本科第一、二、三批的考生,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報白不報,報了不白報”的招生錄取規則。對于后續批次志愿填報,如果你不報,就浪費了一次或幾次可能被錄取的機會。
高招報考中出乎考生與家長意料之外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不要以為自己分數高,就一定會在第一批次錄取,而忽略后續批次志愿填報,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
志愿填報以選校為主
高考志愿填報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切不可人云亦云,別人報什么你也報什么。
大家都向往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地區的重點院校,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要選擇這些地方的學校,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競爭實力。
自身競爭力很強的考生,當然可以選擇報考這些經濟發達地區的名牌院校和強勢專業、熱門專業,但這畢竟只是每年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
其他廣大考生,則應將報考目光投向地方普通高校,在志愿填報中更加注重學校的辦學特色以及教學水平。
志愿填報要綜合分析
現在是信息社會,各種各樣的信息非常多,這是好事。但是如果你不會利用,好事就可能會變成壞事。
對于高考志愿填報的信息,基本上可分為以下幾種:對于政策信息,不論國家的、當地的,還是高校的政策,一般不需要辨真偽,只要好好研究、讀通、弄懂就行;對于學校和專業信息,關鍵在于既了解靜態的歷史數據,又把握動態的現實變化;對于高考志愿填報指導的信息,需要有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過程,尤其要學會綜合分析,切不可偏聽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