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部委”所屬院校包括哪些大學
2018-12-07 14:31:11福建高考
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31所(含獨立學院265所),成人高等學校283所。
其中,院校隸屬分為教育部、其它部委、地方、軍校。
“其他部委”有哪些?從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中,整理出以下這些:
這里說的“其他部委”,指的是不是直屬于教育部或地方政府。
2000年以前,全國有數十所高校直屬于中央各部委管理,后來經過國務院大調整后,大部分院校劃轉到地方管理,但仍保留了部分比較特殊的院校。
在這部分特殊院校中,既不是985、也不是211,更不是雙一流,但是各方面辦學條件一點兒也不比教育部直屬院校差。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基礎,整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資源而組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辦學方針,致力培養政治可靠、作風過硬、理論深厚、學術精湛的哲學社會科學后備人才,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努力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流文科大學。
華僑大學
華僑大學1960年創辦于著名僑鄉福建省泉州市,是周恩來總理親自批準設立、中國第一所以“華僑”命名的高等學府。1983年中共中央確定華僑大學為“國家重點扶植的大學”。1997年,坐落于福建廈門集美學村的原集美華僑補習學校成建制并入華僑大學,更名為華僑大學華文學院。2003年學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評優秀等級。2006年廈門校區正式啟用。2017年學校入選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
2018“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排名榜單包括93個一級學科,中國大陸460所高校的4999個學科點上榜。華僑大學本年度共有20個學科上榜(2017年度為19個學科上榜),上榜學科數排名為并列第83名。
中國民航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的一所以培養民航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為主的高等學府,是中國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
歷經67年開拓進取,學校已成為一所民航學科門類齊全的高等學府,被譽為中國民航人才的搖籃,科學技術研究的中心,國際文化交流的窗口。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直屬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中華全國總工會與教育部共建。
1984年9月,中華全國總工會干部學校正式改建為中國工運學院,開始面向全國工會系統和社會開展成人學歷教育。2003年5月,中國工運學院改制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17年7月,中華全國總工會、教育部共同印發了《中華全國總工會 教育部關于共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的意見》,學校發展邁入新的歷史階段。
中華女子學院
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始終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同行、與世界婦女進步事業發展同向,鍥而不舍、自強不息、不斷爬坡、不斷創新,歷經多次跨越發展,確立了建設“全國婦女教育研究中心”、“全國婦女理論研究中心”、“全國婦女干部培訓中心”、“國際婦女教育交流中心”和“一流女子大學”的發展目標,已經發展成為培養女性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務國家戰略與婦女發展的智庫、展示中國女性高等教育發展成就的窗口,在海內外有著良好聲譽和廣泛影響。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學校直屬中國民用航空局,其前身是1956年5月,經周恩來總理批準成立,由毛澤東主席任命軍政領導的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學校,同年9月,國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校。1963年5月,教育部向國務院報告,將學校列入高等學校名單,同年10月,按中央軍委指示,學校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高級航空學校。1987年12月,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經過近62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已成為全球飛行訓練規模最大、能力最強,在國內、尤其是世界民航有著極高影響力的全日制高校。中國民航90%以上的機長都畢業于此,學校被譽為中國民航飛行員的“搖籃”、中國民航管理干部的“黃埔”。
大連民族大學
大連民族大學位于遼寧省大連市,隸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國家唯一設在東北和沿海開放地區、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民族高等學校。學校1984年立項籌建,2006年實現國家民委、遼寧省政府和大連市政府三方聯合共建,2015年實現國家民委、教育部共建。
中南民族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是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白云黃鶴的故鄉——武漢南湖之濱。學校前身為中南民族學院,創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始終堅持黨的民族工作規律與高等教育規律相結合,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與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性相結合,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規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努力探索辦好民族院校的新路子,學校的各項事業獲得了快速發展。
華北科技學院
華北科技學院是應急管理部直屬高校。學校前身是原國家煤炭工業部1984年投資興建的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分院;1993年改制為華北礦業高等專科學校,面向全國招生;1997年被原國家教委評為全國27所示范性高等工程普通專科重點建設學校之一;2002年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華北科技學院;2011年獲得工程碩士(安全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2016年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確定我校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
西南民族大學
學校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綜合性民族高校,前身為西南民族學院,創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為西南民族大學。2005年,實現國家民委、成都市共建;2015年,實現國家民委與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學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03年,在首輪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7年,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學校”稱號。
防災科技學院
防災科技學院隸屬于中國地震局,是全國僅有的以防災減災高等教育為主、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始建于1975年。學院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學院堅持“人本治校、特色立校、人才強校、和諧興校”的辦學理念和“優化結構、深化改革、強化特色、提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思路,立足防震減災行業,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體,兼有碩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學歷教育、行業技術培訓等并存的多層次、多類型、多形式的現代辦學體系,培養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西北民族大學
西北民族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創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學校,隸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學校肇始于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蘭州開辦的藏民問題研究班和藏民學校,1950年1月改建為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蘭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學院,2003年4月更名為西北民族大學。
北方民族大學
北方民族大學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一所綜合性民族類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是我國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數民族自治區的部委高校。學校前身為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為北方民族大學。學校為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考生多少分能上這些有在福建招生的院校?
2016年-2018年的投檔最低分了解下!
理科版
文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