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教案:《氯氣》教學設計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5 14:30:58
高一化學教案:《氯氣》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氯氣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2.使學生掌握氯氣的化學性質及在實驗中制取氯氣的原理和方法。
3.使學生掌握氯離子的檢驗方法。
4.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氯氣的化學性質
實驗準備
燒瓶、分液漏斗、導管、橡皮塞、鐵架臺、燒杯、集氣瓶、水槽、試管、試管架、坩堝鉗、紅色布條、砂布、塑料片、培養皿。
教學方法
實驗探索——研討總結——練習提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言]
前面我們學習了堿金屬元素,知道堿金屬元素是幾種在原子結構和性質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屬元素。這一章我們將要學習幾種在原子結構和性質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屬元素——鹵素,它包括F、Cl、Br、I、At等五種元素。鹵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廣泛。
[投影](第四章章圖)
鹵素中最主要的單質是氯氣。這一節我們學習氯氣,讓我們先來學習氯氣的性質和用途。
[板書]第一節 氯氣
一、氯氣的性質和用途
(一)物理性質
[引導學生觀察]集氣瓶中氯氣的顏色、狀態、嗅氣味。
[板書]黃綠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有毒、易液化
(二)化學性質
[講解]氯氣的化學性質是否活潑呢?物質的宏觀性質是由物質的微觀結構決定的,大家回憶一下氯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提問]1.根據氯的原子結構,推斷氯氣的化學性質是否活潑?它具有強還原性還是強氧化性?為什么?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