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案:《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教學設計
2018-11-24 09:23:46網絡整理
高一歷史教案:《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說明民主法制
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列舉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采在民主與法制建設方面的主要成就,認識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
本課的內容圍繞《課程標準》兩條要求來設計:了解“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說明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列舉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主要成就,認識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中,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一度陷于癱瘓,整個國民經濟處于停滯狀態。而這一時期,恰恰是國際局勢趨于緩和,許多國家經濟起飛或開始持續發展的時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中國不僅沒能縮小與發達國家已有的差距,反而使這種差距進一步拉大,從而失去了一次發展機遇。這種慘痛的教訓又從反面說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設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在政治建設上開始了創新性探索,這表現在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制定頒行了包括新憲法在內的一大批法律文件,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法制逐步健全。隨著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發展,中國確立起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國家的政治制度建設和政治生活。
學習本課的現實意義:在我們的身邊常常有不遵守法制的事發生:
我們常常收看《今日說法》這個電視節目。知道了每年的“12.4”定為法制宣傳日。對法、法制及現行憲法有了一定了解。
“法”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中學生,常會涉及到《憲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教師法》《末成年人保護法》等。你在平時的生活中留意過嗎?如果你注意觀察,你會找出很多生動的事例來回答本課提出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國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踐踏的史實。
(2)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認識其在民主政治建設上的轉折意義。
(3)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過程,理解
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會主義政治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從而認識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
2、情感目標
(1)通過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認識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2)通過感受當代中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偉大成就,加深對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