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教學設計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3 20:07:30
高一政治教案:《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 經濟全球化以及入世后我們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 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3、 針對層次不窮的非關稅壁壘,我們應該怎么做?
4、 如何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保護自己
【知識梳理】
1、 以及 ,為我國小康社會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要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 ,避開 。
2、 與 并存, 、 、 等,都是我國前進道路上不得不應對的挑戰。對此我們要充分利用 保護自己。要有經濟安全防范意識,有應對別國 和 的策略。
【課堂分析】
1、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現狀。
轎車工業尚未形成經濟規模
1998年,國內最大的轎車廠年產量僅為23萬輛,全國轎車年產量僅為51萬輛,還不及國外汽車工業發達國家的一個中等轎車廠的規模。
勞動生產率低下
1997年,日本汽車工業有員工74萬人,汽車產量1098萬輛,而我國汽車工業有職工198萬人,僅生產了150萬輛汽車。近年來,許多汽車企業重復建設和盲目擴張,形成了巨大的過剩生產潛力。國外有機構對我國汽車產業進行考察后得出結論,我國形成了至少年生產600萬輛汽車的能力,而我國一年僅生產160多萬輛,設備開足率不足30%。
缺乏自主開發能力
目前在八大轎車生產廠家中,只有一汽集團具備獨立自主開發轎車的能力,上海汽車集團和天津汽車集團還處于聯合開發的階段,其他一些小型的汽車企業幾乎沒有完整的研究開發隊伍;另外,一些高檔次的關鍵零部件,如發動機、變速器,除了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的一些合資廠的產品接近國際中等水平外,其他企業大多依賴進口。
思考:面對全球范圍的產業大調整,我國汽車工業怎樣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
2、20世紀90年代以來,區域經濟集團迅速發展。區域經濟集團是指相鄰的若干國家通過簽定條約、協定,結合成一個范圍較大的一體化經濟區。它的宗旨是增強集團內部的經濟實力,提高在國際經濟中的競爭力。目前,世界上有覆蓋歐洲、北美、拉美、大洋州和亞洲等區域20多哥區域性集團,包括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規模和影響最大的區域性集團是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思考:
(1)我國在參與和推動區域經濟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績?
(2)區域集團外的國家不能享受集團內部的特殊優惠政策,這種內外有別的做法妨礙了其他國家對該區域集團的出口。我國的企業應該如何克服這一困難?
3、2001年11月,聯合國成立了旨在縮小“數字鴻溝”的信息與通信技術工作組。“數字鴻溝”,指不同國家、地區、人群之間,在信息技術的掌握、擁有、控制和使用上存在的差距。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大力發展信息技術,促進了經濟的增長。與此同時,發達國家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在信息技術上的差距正在迅速擴大,這種被稱為“數字鴻溝”的差距大大超過了世界上的貧富差距。
思考:(1)你了解與“數字鴻溝”有關的資料嗎?
(2)針對我國如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數字鴻溝”提出建議。
4、資料一:今年來,以“綠色壁壘”為代表的新壁壘形式,對我國出口的影響越來越大。據統計,2002年我國約有74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綠色壁壘受阻。紡織、機電、農副產品等一直是我國出口貿易的主力軍,由于這類產品長期處于高污染、高能耗、低衛生、低環保的生產水平,經常遇到綠色壁壘的限制。綠色壁壘,是以保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名,通過制定一系列復雜苛刻的環保標準,對來自其他國家的產品及服務設置障礙,以保護本國產業。如何應對國際貿易中日益苛刻的綠色壁壘,已經成為我國出口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