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教學設計(2)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3 18:55:44
【課內探究學案】
探究1: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人民生活逐步向全面實現小康轉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扣除價格因素,增長18.5倍,年均增長5.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949年的4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收入的增加使城鄉居民擁有的財富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08年底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達21.8萬億元,比1952年底的8.6億元增加2.5萬倍,人均由1.6元增加到16407元。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居民擁有的財產性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由零起步,上升到2008年的2.3%。
(1)我國城鄉居民儲蓄連年迅速增長,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2)請你談談,人們為什么要把錢存入銀行?
(3)有人認為,居民儲蓄存款越多越好。請談談你的看法。
探究2:利息和利率是一回事嗎?
探究3: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投資特點的對比:
流動性 收益性 安全性
活期儲蓄
定期儲蓄
課堂有效訓練:
1.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統計表明,全部金融機構(含外資機構)本外幣居民儲蓄在2月末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后,到4月末,居民儲蓄余額為10.27萬億元,同比增長18.4%,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出現材料中反映的我國居民儲蓄余額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根本原因是( )
①改革開放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②經濟發展使居民可支配貨幣收入不斷增加 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使國民收入分配逐漸向個人傾斜 ④國家對居民儲蓄采取鼓勵和保護的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張某原有定期一年的2萬元人民幣存款,年利率為1.98%,利息稅為5%,國家上調銀行存貸款利率后,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25%,利息稅率不變。在新的利率制度下,張某將2萬元人民幣存入銀行,一年后可以多拿利息 ( )
A、45.5元 B、39.2元 C、51.3元 D、54元
3.下列對儲蓄存款的認識,正確的一項( )
A、儲蓄存款作為一種投資選擇具有收益高的特點
B、儲蓄存款可以隨時存取,靈活方便,很受投資者歡迎
C、利息是人們從儲蓄存款中獲得的唯一收益
D、儲蓄存款由于收益很低,所以沒有風險
4.從性質上看,商業銀行是 ( )
A企業法人 B非公有制經濟 C政策性銀行 D國家機關
5、我國銀行的基本業務是 ( )
①吸收存款 ②發行債券 ③信托投資 ④發放貸款 ⑤發行貨幣 ⑥辦理結算
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④⑤
6、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形象地用“蓄水池”、“總賬房”、“調節器”、“寒暑表”等說明銀行的作用。下列屬于銀行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的是 ( )
①銀行為我國經濟建設籌集和分配資金,是再生產順利進行的紐帶 ②銀行能夠掌握和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信息,為企業和國家作出正確的經濟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 ③銀行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 ④有利于培養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7、材料一:中國金融網載文指出,信貸資產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防止、消化、抵御信貸資產風險是一項長期而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商業銀行在經營信貸業務時,總是選擇效益好的方案,但同時也需要考慮到此方案在客觀條件變化時,可能引起的損失。因此對其可能發生的不良后果進行分析和預測,采取排除轉移的對策,把貸款風險控制在最小限度內。
材料二:李先生到銀行申請買車貸款,工作人員從電腦中調出他的資信狀況后,告訴他現在無法在銀行貸到款。原來兩年前在辦理住房貸款時,李先生沒有按貸款合同如期還款,曾有幾次逾期。由于有不守信用的記錄,在近期內李先生不會從銀行貸到任何款項。看來實現“轎車夢”的日子只有延期了。
(1)兩則材料之間有什么聯系?
(2)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是怎樣劃分的?既然存在風險,商業銀行為什么還要開展信貸業務?
(3)分析說明材料二蘊涵了經濟生活的什么道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