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教學設計(4)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3 18:53:39
【誤區指正】堅持民族平等原則與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采取特殊政策支持和幫助并不矛盾。①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堅持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各民族共同繁榮是實現民族平等、團結的物質保證。②由于自然條件和歷史上的種種原因,我國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有些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很落后,各民族之間存在著事實上的差異。③對少數民族地區采取特殊照顧政策,有利于推動那里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改變其落后面貌,從而真正實現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學以致用】(2010?安徽卷?4)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逐步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56個民族緊密團結在祖國大家庭內。這一大好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各族人民團結在黨的領導下發揮了建設國家的積極性、創造性
② 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 我國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
、 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本題以民族團結社會熱點為背景,考查考生對民族團結的理解與應用能力。在本組合選項中,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是為解決香港、澳門、臺灣問題而提出的,排除。我國形成新型的民族關系、各民族大團結原因在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民族原則和民族宗教政策。
答案:B
【遷移訓練】(2010?江蘇卷?1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這一事實表明
、俳洕l展是民族地區繁榮和穩定的關鍵 ②民族團結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
、畚覈褡鍏^域自治制度具有顯著優越性 ④民族團結是實現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礎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理解。經濟發展是民族地區繁榮和穩定的物質基礎,①錯誤;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④錯誤。②③正確表明了民族團結的意義。
答案:D
【課后提升演練】
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民族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逐步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這是因為
A.我國各民族陸續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鏟除了民族歧視和壓迫的階級根源
B.我國各民族實現了共同繁榮,消除了經濟、文化等發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別
C.我國各民族緊密團結、誰也離不開誰。已融為一體
D.我國實現了各民族完全平等,各民族之間消除了矛盾
答案:A
2.中國自古就有以和為貴思想,“以和為貴”就是說國家之間,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要以團結互助,友好相處為最高境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一位小女孩《歌唱祖國》的稚嫩歌聲中,身穿56個民族服飾的小朋友們簇擁著國旗走來。這體現了
、傥覈滦偷拿褡尻P系 ②我國各民族同步發展 ③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④我國各少數民族的共同繁榮
A.①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在一位小女孩……小朋友們簇擁著國旗走來”,體現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身穿56個民族服飾”也體現少數民族文化平等的權利,即保持或變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自由。①③項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②項觀點錯誤,④項材料體現不出,均應排除。
答案:B
3.在十一屆全國人大2987名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11名,
占總數的13.76%,每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數
民族至少都有1名代表。這充分體現出
A.我國人民代表的選舉不受任何條件限制
B.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
C.少數民族公民享有法律賦予的特殊權利
D.我國各民族在政治權利和社會地位上實現了平等
解析:少數民族參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依法平等享有政治權利的
體現,體現了我國各民族在政治權利和社會地位上實現了平等。故答案選
D.AC項觀點錯誤,B項干肢不符,均應排除。
答案:D
4.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原則,這是因為
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
、趫猿置褡迤降仁俏覈幚砻褡尻P系的重要原則
、畚覈髯迦嗣穸紝ψ鎳奈拿髯龀隽素暙I
、芪覈髯迦嗣穸际菄业闹魅,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堅持民族平等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民族團結是重要原則。
答案:D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