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學設計(一)(5)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2 22:57:24
“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小結:第一、結構嚴謹而邏輯嚴密。
第二、語言準確而感情深沉。
●總結語言風格(最好引導結合討論和練習二、三學生得出結論)
承遞性語句:“這個人的逝世,對于……”
“不僅如此。”
“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
“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
“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
“正因為這樣……”
過渡性段落:第2段,第6段
總括性段落:第5段,第8段
記敘、議論、抒情有機結合(特別是第8段),準確嚴
密而飽含感情。
四、總結:
(一)學生小結自己的收獲。(適當抽學生當堂交流。)
注意:教師不作定論,允許每一位學生有自己的獨
特收獲。
(二)教師總結:我們今天應該怎樣學習馬克思?
課文中體現出馬克思的精神:思考一切,勇于創新,注重實踐、 科學求實,無私奉獻等等。
對于今天中學生來講,特別應該學習馬克思志向高遠的精神:“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 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互相沖突的,一種利益必須消滅另一種的;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它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夠成為完美無疵的偉大人物。”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我們就不會被任何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馬克思17歲時所作:《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
(三) 推薦課外讀物:
《馬克思的青年時代》(尼·拉賓)
《馬克思的自白》(瓦·奇金)
《馬克思秘史》(沙葉新)
《回憶馬克思恩格斯》(保爾·拉法格等)
(四)課外作文: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