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短歌行》教學設計(三)(2)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2 21:34:53
三、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1、生大聲自讀全詩。
2、指明學生朗讀。(師生點評)
3、背景介紹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勢力。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皓月當空,江面風平浪靜,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請諸將,酒至興處,忽聞鴉聲望南飛鳴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橫槊賦詩,吟唱了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曲調名。“長歌”、“短歌”是依照歌詞音節的長短而言,一般說,長歌比較熱烈奔放,而短歌的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于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詩句都是四字句,就稱之為“短歌”。
“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除了“行”,還有“歌、吟、引、曲、謠、辭”都是詩歌的一種體裁。
從文題就可看出本文屬歌行體,一般篇幅較長,本詩共三十二句,每四句為一章,每兩章為一節,共分八章四節。
四、品鑒詩歌的思想內容及情感
1、我們討論一下,從全詩來看,大家認為哪個字可以用來做全詩的“詩眼”呢?
明確: 憂
2、全詩當中反復出現一個“憂”字,那么詩人的心中究竟在“憂”什么?你從哪些詩句當中可以看出這種情緒?
要我們弄清這個問題,一起分析詩人的情感。
第一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齊讀)
這首詩第一句就頗有氣勢。對酒當歌,應該唱歌,但詩人卻想到了?人生的長短 。作者把人生短暫以“朝露”來比,“朝露”這個意象,在古詩文中有特定的含義,即生命短促易逝,分明是感嘆人生短暫,短得就像朝露。
明確:憂。憂人生之短。而且短得就像朝露。
板書:光陰易逝
師:詩人舉起酒杯的時候,照理應該高興,可詩人滿腹憂愁,用什么來解憂呢?
生:酒。
師:對。民間有“借酒澆愁”的說法。可是酒真能解憂嗎?當然不能。李白說過:“舉杯銷愁愁更愁。”,唐代詩人羅隱也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酒即使能讓人忘卻憂愁,也只能是暫時忘卻,而不可能從根本上除去,詩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憂人生短暫,酒并不能延長人生。那么感到人生短暫,只能從自身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但有一個問題是,同樣意識到人生短暫,不同的人,對短暫人生的態度看法卻未必相同。
及時行樂
李白——人生得意胥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無名氏——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