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學設計(二)(2)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2 15:41:46
第一課時
一、簡介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是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
晉國為什么要聯合秦國攻鄭呢?因為當時秦國也要爭奪霸權,也需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后,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欲望,于是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戰與和皆出于利。
二、學生自讀課文,學習重點詞匯句式
1、正音正字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縋(zhuì)而出 亡鄭以陪(beì)鄰 共(gōng)其乏困
闕(quē)秦 秦伯說(yuè) 逢(páng)孫 杞(qǐ)子
2、語言點
A、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么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里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兼詞,于此
B、詞類活用
①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④越國以鄙遠:鄙,名詞意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西”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使作疆界。
C、通假字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④秦伯說:說,通“悅”
⑤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D、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