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老人與海》優秀教學設計(三)(2)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21 22:13:58
老漁夫桑地亞哥駕舟于海上連續84天,但是卻連一條魚也沒捕到,在別的漁民的奚落中,老人決定第85次出海,去尋找他自己的幸運之神。在海上經過三天兩夜的搏斗,終于捕到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然而,在歸航途中,一條條鯊魚陸續圍了上來,盡管老人奮力拼搏,但還是沒能抵擋住兇猛鯊魚的進攻,等他回到海岸時,大馬林魚只剩下殘骸。本文節選的就是從鯊魚出現到老人回到漁港的部分。
2、教師提問:小說節選部分共有老人與鯊魚的幾個回合的較量?對象都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明確:五個回合,分別是與鯖鯊魚斗、與星鯊魚斗、與犁頭鯊魚斗、與星鯊魚斗、與群鯊魚斗(課件顯示)
3、教師提問:老人與鯊魚較量的五個回合中,老人用到了哪些武器?結果怎樣?老人的身體狀況又怎樣?大馬林魚狀況怎樣?
學生回答后,教師明確:(課件顯示)
第一個回合:用魚叉(丟)、繩子(斷) 老人手受傷 大馬林魚被吃掉40磅
第二個回合:刀子(鈍)、槳老人手傷嚴重 魚被吃掉四分之一
第三個回合:刀子(鈍)、槳(斷) 受淌血 半個身子被咬爛
第四個回合:短棍 手痛得厲害
第五個回合:短棍(丟)、舵把(折) 極疲乏 僅剩殘骸
4、教師繼續提問: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可以看出,老人實現了他的愿望,捕到了魚,但是,盡管他費盡力氣,勇敢搏斗,但是最終的結局,得到的卻是一副殘骸。有人說,老人成功了,有人說,老人失敗了,你認為老人到底是失敗還是成功?
學生討論后回答,發揮其自主性。
教師明確:(課件顯示)
失敗者,奮斗兩天卻一無所獲;成功者,老人在不斷的挑戰中,戰勝自我,精神上的勝利者。
5、教師提問:從小說情節中,可看出老人怎樣的性格特征?
學生回答,老師明確:堅強、勇敢、無畏地面對痛苦的硬漢子的形象 (課件顯示)
四、分析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段
在人物塑造上,小說采用了反襯法和內心獨白等藝術手段,使老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1、提問:學生找出對鯊魚的描寫并概括
回答:速度快、嗅覺靈敏、身子強健、戰斗武器好 (課件顯示)
2、提問:如此精細的描寫鯊魚的特征有何作用?
回答:兩者對比,反襯老人的勇敢、智慧 (課件顯示)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