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考點 | 上海“進博會”開幕
2018-11-19 14:06:39網絡整理
一、【時政背景】
1.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簡稱CIIE),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這將有利于促進世界各國加強經貿交流合作,促進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增長,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
中國政府誠摯歡迎各國政要、工商界人士,以及參展商、專業采購商參展參會,拓展中國市場,分享各國經貿合作商機,實現互惠互利,共贏發展。中國愿與各國一道,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博覽會,為各國開展貿易、加強合作開辟新渠道,促進世界經濟和貿易共同繁榮。
2.標識
標識由中間的地球、外側的淺藍色圓環、進口博覽會中英文名稱和英文縮寫(CIIE)等部分組成。中間的地球寓意進口博覽會的廣泛性、多樣性和包容性;地球上的綠色中國,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圖標外側為淺藍色圓環,寓意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緊密的團結合作。圖標中進口博覽會的英文簡稱“CIIE”中間兩個字母“II”形似一扇打開的大門,字體顏色選取中國紅,象征著中國熱情好客,歡迎世界賓朋。
3.吉祥物:進寶
吉祥物主體形象為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吉祥物取名為“進寶”,既有“進口博覽會之寶”的涵義,也是“進博”的諧音,還暗含著“招財進寶”的吉祥寓意。
“進寶”圍著一條繡著進口博覽會標識的藍黃色圍巾,黃色代表“絲綢之路經濟帶”,藍色代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黃藍色調體現了進口博覽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緊密聯系。吉祥物手中所持的四葉草,既代表了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主體建筑的造型,又具有幸福幸運的象征意義。
二、【知識鏈接】
1.經濟生活
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的知識。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為各國開展貿易、加強合作開辟新渠道,促進世界經濟和貿易共同繁榮,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同時,舉辦進博會有利于推動國內消費升級,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2.政治生活
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我們誠邀各國政要、工商界人士,以及參展商、專業采購商參展參會,拓展中國市場,分享各國經貿合作商機,實現互惠互利,共贏發展。
3.文化生活
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它的包容性。博覽會標識字體顏色選取中國紅,象征著中國熱情好客,歡迎世界賓朋。
4.生活與哲學
本次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以往的世界貿易領域的各大博覽會相比,既有相同之處,又有顯著區別。體現了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標識和吉祥物的寓意表明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三、【試題跟蹤】
1.2017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上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各方開辟中國市場的合作搭建新平臺。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①是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提供的國際公共產品
②有利于增加國外品牌進口數量,提高關稅收入
③是踐行開放發展理念,促進經濟發展的根本立足點
④有利于推動國內消費升級,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定于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我國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旨在:
①向世界主動開放中國市場,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共同命運體
②降低進口成本,推動參展國的企業和產品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
③縮小我國的貿易順差,緩解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
④為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展示貿易投資領域的發展成就和比較優勢,提升國家影響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本次進博會既是個經貿活動,同時也是個中國主場外交活動,屆時將有約15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工商界人士及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將應邀出席5號的開幕式。回答3~4題。
3.“主場外交”是指一國以本國境內為外交舞臺、利用主場優勢開展的外交活動。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無疑將成為中國“主場外交”的完美演繹。“主場外交”可以:
①展示成就,讓世界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中國 ②加強合作,讓與會成員國結成軍事同盟
③把握機遇,彰顯我國堅持和平發展的決心 ④借助優勢,積極行使主權國家的管轄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不僅我國,其它世界各國均熱衷于“主場外交”,其目的在于:
①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 ②展示實力,維護本國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
③彰顯成就,提升主辦國在世界的主導地位 ④借助主場,維護事關國家安危的核心利益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本次進博會吉祥物主體形象為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吉祥物取名為“進寶”,既有“進口博覽會之寶”的涵義,也是“進博”的諧音,還暗含著“招財進寶”的吉祥寓意。吉祥物的設計理念表明:
A.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B.意識是主觀與客觀的交匯點和鏈接紐帶
C.人腦是客觀事物產生的物質基礎 D.意識活動的內容是主觀的,形式是客觀的
6.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除了商業性的目的外,也為世界上各個國家展示社會、經濟、文化、科技各方面的成就以及發展的前景提供了平臺。進博會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人類社會生活”的哲學。這說明:
A.哲學是一種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導
B.哲學是對人生的一種本質的普遍規律問題的思考
C.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D.哲學與人類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來源于生活
7.材料一: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14.2%。其中,出口15.33萬億元,增長10.8%:進口12.46萬億元,增長18.7%。
目前,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落后于貨物貿易的發展水平,服務貿易出口與貨物貿易出口的比例為1:9,低于世界平均1:4.2的水平,更低于美國1:2.6的水平:我國出口產品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的產業和加工裝配環節上,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全部外貿出口總額30%左右,而主要發達國家為47%,并且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的90%是合資企業生產的國外品牌:隨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材料二:“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作為美食之邦,中國美食以其獨特的魅力在海外有很高的吸引力和認知度。據調查,在品嘗過中國美食的外國人中,想進一步了解中國美食文化的比例達68.1%,非常愿意和比較愿意品嘗地道中國美食的比例為73.4%。中國美食已成為外國人最喜歡的中國元素和最感興趣的中國名片。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中國美食在海外巧妙融入當地元素,努力減少中外文化差異給中國美食國際化發展帶來的困擾,中國民眾對中國美食文化走向世界更有信心。
材料三
注:2018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出口3.54萬億元,增長7.4%;進口3.21萬億元,增長11.7%;順差3262億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1.8%。
材料:2018年4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等四個方面擴大開放新舉措。
展望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中國擴大進口“好戲連臺”。5月1日起,中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這是繼2017年12月1日起我國調降187項商品的進口關稅、2018年1月1日起調整部分商品進出口關稅以來,又一次調降部分商品關稅。商務部表示,我國將進一步降低進口商品總體稅率水平,降低汽車和部分日用消費品進口的關稅,努力增加人民群眾需求比較集中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11月份,我國將在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截至4月底,近1100家企業已簽約參展,世界頂級制造業巨頭將攜帶最新研發的高端產品閃亮登場……在擴大進口方面,中國接連亮出實招。
(1)上述材料一反映出我國出口貿易存在什么突出問題?國家和生產企業應如何應對?(14分)
(2)從唯物辯證法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國民眾為何對中國美食文化走向世界更有信心。(12分)
(3)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聯系材料二為推動中國美食文化走向世界出謀劃策。(12分)
(4)概括材料三圖表所反映的我國貨物進出口貿易的主要特點,并結合材料說明我國主動擴大進口的積極作用。(14分)
參考答案:
1.C 2.B 3.A 4.B 5.A 6.D
7.(1)出口貿易結構不合理,服務貿易發展相對滯后;(2分)大部分出口產品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自主品牌較少,核心競爭力不強;(2分)貿易摩擦增多,使得外貿出口成本和風險加大。(2分)
國家:加快產業布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推動服務貿易的發展;實施創新驅動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維護國際規則,堅決捍衛自身的正當利益。(每個要點2分,答出其中兩個要點即可得4分,本部分最高得分不超過4分)
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增強創新能力,提高產品競爭力;(2分)合理利用世貿機制和規則,積極應對貿易摩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2分)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博大精深的中國美食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在海外有很高的吸引力。(4分)②聯系構成事物的發展,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為推動中國美食文化走向世界創造了有利條件。(4分)③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中國美食文化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不斷創新,會贏得更多外國人的喜愛。(4分)(若從矛盾具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作答,但未從矛盾特殊性作答,可給1分。)
(3)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可通過舉辦中國美食節等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并愛上中國美食文化。(4分)②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中國美食文化走向世界既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又要在實踐中推陳出新。(4分)③文化具有多樣性。中國美食文化走向世界要尊重文化差異,巧妙融入當地元素以適應當地民風民俗和飲食習慣。(4分)
(4)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保持較快增長,順差逐漸收窄,進出口基本平衡。(4分)擴大進口,有助于更好地參與全球資源配置,滿足人們對產品的多樣性消費需求;(3分)有助于促進國內企業轉型升級;(3分)有利于實現對外貿易平衡發展;(2分)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共享中國市場機遇,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動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