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教案:《細胞代謝》教學設計(一)(3)
來源:網絡整理 2018-11-17 08:31:23
專題三 細 胞 代 謝
主要題型分析與鞏固
考試目標:
1.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
2.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
3.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本專題主要的典型習題分析:
1.坐標曲線題:
【例題】閱讀下列與光合作用有關圖像,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甲圖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條件下,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與光照強度和溫度的關系。
①在溫度為10℃、光照強度大于 千勒克司時,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當溫度為30℃、光照強度小于L3千勒克司時,光合作用速度的限制因素是 。當溫度為20℃時、光照強度大于L3千勒克司時光合作用速度的限制因素是___。
②根據甲圖,在乙圖的坐標上標出光照強度為L2千勒克司,溫度分別為10℃、20℃和30℃時的光合作用速度。
(2)若丙圖表示A、B兩種植物的光合作用速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
①當A、B兩種植物的總光合作用速度相同時,光照強度約為 千勒克司。
②A植物在光照強度為9千勒克司時,2小時單位葉面積可積累葡萄糖 mg。(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相對原子質量C-12,H-1,O-16)
③A植物在1天內(12小時白天,12小時黑夜),要使有機物積累量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強度必須大于 千勒克司。
(3)若丁圖表示溫度與光合作用速度之間的變化曲線。
①該圖中C點橫坐標表示該光照強度條件下,光合作用的 。出現CD段的原因是 。
②請先依據丁圖信息在甲圖中繪制在50℃的條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變化的曲線。然后再根據甲圖,在丙圖中繪制光照強度為L1時,10℃~50℃之間光合作用速度變化的曲線。
方法小結:
2.圖表題
【例題】為了探究植物體呼吸強度的變化規律,研究人員在不同的溫度和不同的氧含量下,測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鮮菠菜葉的二氧化碳釋放量(表中為相對數量),其數據如下圖所示:
0.1%1.0%3.0%10.0%20.0%40.0%
3℃ 6.23.61.24.45.45.3
10 ℃31.2 53.75.9 21.533.632.6
20 ℃46.435.26.438.9 65.567.2
30 ℃59.821.48.856.6100102
40 ℃48.217.37.142.474.273.5
(1)為了能使實驗數據真實地反映呼吸強度的變化,在實驗環境條件上應特別注意的是什么?為什么?
(2)研究人員在對數據分析時,發現在溫度、氧含量分別為_______條件下所測數據最可能是錯誤的。
(3)圖中數據反映出當氧含量從20%上升到40%時,植物的呼吸強度一般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4)就圖中數據分析,蔬菜長期貯藏的最佳環境控制條件是______________。此條件下植物細胞內二氧化碳的產生場所是______________。
10. (1)遮光處于黑暗狀態;防止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干擾呼吸強度的測定;(2)10℃,1.0% ;(3)保持相對穩定 酶的數量限制(或線粒體數量限制);(4)溫度,氧含量分別為3℃,3.0% 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方法小結:
練習鞏固:
1。某小組為研究脫氣對酵母菌在培養初期產氣量的影響,進行了甲、乙2組實驗,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除圖中實驗處理不同外,其余條件相同。一段時間內產生CO2總量的變化趨勢是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