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案:《牛頓運動定律1》教學設計
來源:3edu教育網 2018-11-13 13:17:38
第一講 牛頓運動定律
一、內容與解析
本節課要學的內容牛頓運動定律指的是牛頓三定律,其核心是牛牛頓第二定律,理解它關鍵就是要清楚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學生已經學過力的合成與分解及合力的概念,本節課的內容牛頓運動定律就是在此基礎上的發展。由于它還與曲線運動及天體運動有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本學科有重要的地位,并有重要的作用,是本學科的核心內容。
二、教學目標與解析
1.教學目標
(1)了解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三定律
(2)認識慣性
(3)深刻理解牛頓第二定律
2.目標解析
(1)了解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三定律就是知道力與運動的關系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
(2)認識慣性就是知道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及慣性大小的決定因素。
(3)深刻理解牛頓第二定律就是能結合實例分析力與加速度的瞬時對應關系,并能進行相關的計算。
三、問題診斷分析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慣性的大小的決定因素,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是生活中直觀感受的影響。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從慣性的定義及實例分析著手,使學生認識到速度不是慣性大小的決定因素。
四、教學過程
問題一: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么?
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想一想: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要點是什么?
問題二:什么是慣性?
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想一想:物體的慣性的理解要點是什么?
例題一:如果正在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的重力忽然消失,那么它的運動狀態應該是( )
A.懸浮在空中不動 B.運動速度逐漸減小
C.做豎直向下的勻速直線運動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變式訓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擲出的鉛球速度不大,所以其慣性很小,可用手直接去接
B.用力打出的乒乓球速度很大,因此其慣性很大,不能用手直接去接
C.相同的兩輛車,速度大的比速度小的難停下,是因為速度大的車慣性大
D.相同的兩輛車,速度大的比速度小的難停下,是因為速度大的運動狀態變化大
問題三:牛頓第二定律
1.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即F=ma.
2.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牛頓第二定律是動力學的核心內容,在中學物理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深刻理解牛頓第二定律,要從不同的角度,多層次、系統化地揭示其豐富的物理內涵.
問題四:什么是力學單位制?
1.單位制:由[7]基本單位和[8]導出單位共同組成了單位制,國際單位制中有七個基本單位,即千克、米、秒、開、安、摩爾、坎德拉.力學中有[9]千克、[10]米、[11]秒三個基本單位,在力學中稱為力學單位制.
2.在進行物理計算時,所有的已知量都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表示,只要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的結果一定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因此,解題時沒有必要將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的單位一一列出,只要在式子末尾寫出所求量的單位就行了.
問題五:牛頓第三定律
1.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12]大小相等,[13]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2.對牛頓第三定律理解的要點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賴性:它們是相互依存,互以對方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時性:它們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質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屬同種性質的力.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可疊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產生其效果,不可求它們的合力,兩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例題二: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雞蛋A向另一個完全一樣的雞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撞擊),結果每次都是撞擊的雞蛋B被撞破.則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對B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B對A的作用力的大小
B.A對B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B對A的作用力的大小
C.A蛋碰撞瞬間,其內蛋黃和蛋白由于慣性會對A蛋殼產生向前的作用力
D.A蛋碰撞部位除受到B對它的作用力外,還受到A蛋中蛋黃和蛋白對它的作用力,所以所受合力較小
五、小結:
1、牛頓第一定律內容、理解、條件
2、牛頓第二定律中合外力與加速度的關系
3、牛頓第三定律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