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教案:《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教學設計
來源:學科網 2018-11-10 10:58:08
【學習目標】
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樹立科學發展觀
說明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主要措施
【學生自學】
考點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
我國已達到的總體小康實現了“三步走”戰略中的第幾步?總體小康的表現是什么?
總體小康的特點是什么?
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美好遠景的時間是什么?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經濟建設方面要達到哪三項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有什么特點?
考點2.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樹立科學發展觀
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要性是什么?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什么?
什么是全面發展?什么是協調發展?什么是可持續發展?
考點3.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主要措施
怎樣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怎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怎樣統籌城鄉發展?為什么?
怎樣加強能源資源的節約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構建知識結構】
【特別提醒】
1.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是 。
2.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是 。
3.實現全面小康要求 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翻。
【熱點分析】
探究一、近期國家主席胡錦濤反復倡導“包容性增長”。 包容性增長有著深刻內涵。從國內方面看,所謂包容性增長,尋求的應是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與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相對立。使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進行;財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貧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傾斜,使所有人都從增長中獲益。從全球視野看,包容性增長體現在發達國家應當主動承擔起全球經濟增長與經濟失衡的責任,促進全球經濟穩定協調發展;體現在進一步發展開放的、遵循規則的、可預測的、非歧視性的貿易和金融體制;更體現在讓那些貧困國家在全球區域性增長過程中能夠受益更多。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就我國實現包容性增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議。
探究二、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溫家寶指出:最終戰勝危機、實現經濟復蘇要靠科技的力量?萍紕撔虏粌H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強大武器,也是經濟持久繁榮的不竭動力。我們要始終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
從《經濟生活》角度看
1.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意義?
2. 結合所學《經濟生活》知識,談談如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探究三、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將積極擴大居民消費需求,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去年以來,從家電下鄉到住房政策的頻頻調整,2010年我國消費將在“促消費”政策推動下實現較快增長,消費升級時代正悄然來臨。
結合所學《經濟生活》知識,談談為什么要擴大消費?
【當堂檢測】
1.長期以來,對經濟快速增長的片面追求已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進而損害到人類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態城以修復、保護生態為主旨,探索人類生存發展的新模式。生態城建成后,將實現可再生能源廣泛利用、節水生活化、城區無垃圾等目標。這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中的
、僖匀藶楸 ②全面發展 ③協調發展 ④可持續發展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2.現代服務業具有智力型、技術型、知識產權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據統計,服務業每萬元增加值的用電量、占有資本分別約為工業的15%和60%。這表明
、佻F代服務業成為了具有競爭力的支柱產業②發展現代服務業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③發展現代服務業有利于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④發展現代服務業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近年來,我國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體育等事業的投入,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表明國家致力于 ( )
A.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B.統籌區域發展
C.統籌城鄉發展 D.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4.(08廣東)福建省南平市大力發展養殖業,用雞糞生產生物有機肥并發電,用雞毛、雞腸等制成高蛋白的魚飼料。雞糞、雞毛、雞腸等“垃圾”不但沒有污染水源,每年還能帶來數千萬元的產值。這啟示我們
A.統籌城鄉發展,就要實行工業反哺農業
B.統籌城鄉發展,就要實行城市支持農村
C.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協調
D.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
5.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必須著力
、偬岣甙l展質量和效益 ②把握發展規律 ③轉變發展方式 ④創新發展理念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6.從2011年起,江蘇省將實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計劃,以農民增收、職工工資增加、社會保障水平提高、困難群體幫扶為重點,促進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江蘇將實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計劃的必要性(6分)
【鞏固練習】
1.漫畫《補》說明我們現在的
小康 ( )
A.是低水平的小康B.是不全面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實現了現代化
2.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全面發展就是要
①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 ②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蹖崿F人的全面發展 ④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3.我國在本世紀頭二十年的奮斗目標是建設全面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下列屬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濟目標”的是 。
A.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B.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鎮人口比重明顯增加
C.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
D.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
4.12月8日,中共江蘇省委召開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梁保華指出,要大力提高區域協調發展水平,把加快蘇南轉型升級與加快蘇北振興、沿海開發、蘇中崛起結合起來。這將有利于
、俳K經濟結構的優化 ②增強江蘇經濟發展的動力
、塾欣诮K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④有利于擴大消費需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200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圍繞保增長、促升級,重點抓好結構的調整,認真實施汽車、鋼鐵等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計劃。振興汽車、鋼鐵等十大重點產業
、儆欣谕晟粕鐣髁x市場經濟體制 ②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③有利于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拉動消費 ④有利于避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6.下列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正確的是 ( )
、僮非笕娴陌l展,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得到加強
、谧非髤f調的發展,東部率先、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
、垡l展,更要增長
④堅持“好”中求“快”,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科學發展觀之所以把發展作為第一要義,是因為 ( )
、侔l展對于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诮夥藕桶l展生產力始終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壑灰洕l展,就能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④經濟發展能夠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實施“十二五”規劃要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下列符合這一要求的舉措是
、僭鰪娖髽I的自主創新能力 ②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③擴大出口增加外匯儲備???? ④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09年7月4日,溫家寶在太原鋼鐵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必須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兼并重組。要把鋼鐵業的發展與信息化結合起來,與新材料發展結合起來,與循環經濟結合起來,使鋼鐵業經過國際金融危機的錘煉真正強大起來。溫總理的話體
、倏茖W發展觀的主旨在于更好地發展 ②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③我國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④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 “低碳經濟”是最近國際社會應對人類大量消耗石化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在我國,大力提倡“低碳經濟”有助于
①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實施綠色消費,有助于形成新的節能生活方式
、谇袑嵽D變經濟發展方式
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④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把“土地流轉”作為新時期的土地制度后,2009年3月3日,安徽省銅陵市第一個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老觀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在銅陵縣東聯鄉老觀村誕生。實行土地流轉制度 ( )
、偈菍崿F共同富裕的要求 ②有利于維護農民的長遠利益
、塾欣谶M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 ④改變了土地的所有權和經營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近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武漢城市圈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國家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舉措,中部崛起是為了
A.使中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高于全國
B.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
C.加快東部地區與其他地區經濟交流
D.加快中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步伐
1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
A.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B.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
C.核心是以人為本 D.第一要義是發展
14.在我國現階段,之所以要堅持好字優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因為
、傥覈丝、資源、環境問題非常突出,嚴重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②我國居民消費已經從溫飽型消費過渡到富裕型消費
、燮孀非蠼洕鲩L速度,導致資源短缺、生態破壞,往往帶來一系列社會同題
、芤哂兄袊厣男滦凸I化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15.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路上,各級政府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增加對公共事業和公益事業的投入,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表明國家致力于( )
A.統籌城鄉發展 B.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C.統籌區域發展 D.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16.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最根本是要堅持( )
A.以政治改革為中心,建設民主社會
B.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C.大力發展政治文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D.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17.一位韓國記者曾在其所著書中論述:“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我們只管開發這座工廠里的技術就可以了”,“只要我們保持高一檔次的技術優勢,中國就永遠是我們的黃金市場。”這一論述警示我們
A.堅持自力更生原則要避免從國外引進核心技術
B.經濟發展要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
C.要把實施“走出去”戰略作為我國發展的根本基點
D.要推動經濟增長向依靠三大產業協同帶動轉變
18.解決上圖存在的問題,需要政府
、偬岣呔用袷杖耄晟品峙渲贫 ②統籌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
、蹚娀愂照{節,整頓不合理分配秩序 ④加強對企業經營的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 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第二大”并不等于“第二強”。從貿易結構看,中國出口產品中,相當部分是“設計和利潤留在歐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國。”這啟示我們要( )
、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 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加大引進外資力度
、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
、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可持續發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材料一: “十一五”期間我國的資本形成率與最終消費率
注:資本形成率亦稱投資率,指一定時期內資本形成總額占GDP的比重,該項指標的世界平均水平為20%左右;最終消費率指的是最終消費占CDP的比重,發達國家一般為70%左右。
材料二:溫家寶總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和內在要求。一方面要積極擴大消費需求。另一方面要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著怎樣的問題?
(2)結合材料一、二,就如何擴大內需談談你的認識。
21.安徽省“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部分)?
指標 |
2010年預計 |
2015年目標 |
年均增長(%) |
財政民生支出(億元) |
1096 |
2403 |
17 |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5788 |
力爭31576 |
>10 |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元) |
5285 |
力爭10570 |
>10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
4151.5 |
9500 |
18 |
請你談談提出上述目標的經濟學依據。
22.兔年春天,“幸福”成為最熱的詞匯。究竟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 幸福是一個謎,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中國歷來都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詮釋。
請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對這一詮釋發表你的看法。
第十課 參考答案
(1) 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
(2)
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從國家的角度看)有利于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增強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更好地發展對外經濟關系。
、(從企業的角度看)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個別勞動生產率,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從社會的角度看)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
(1) 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以市場為導向,引導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
(2) 加強和改善國家的宏觀調控。國家應深化體制改革,為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綜合運用各種手段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3) 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必須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方面的積極作用以增強我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CCADB
6.①江蘇實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計劃,是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②是調節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措施。③是激發勞動者積極性,提高經濟效率,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保證。④是有效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促進江蘇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有效措施。⑤是促進社會公平,促進共同富裕目標實現的有效保證。(回答其中3點即可給滿分6分)
。2)是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2分);有利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分);有利于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2分);有利于形成企業和職工利益共享機制,建立和諧勞動關系,促進收入分配公平,實現共同富裕,促使江蘇“兩個率先”目標的早日實現(2分)。(本小題共6分,答出三點給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BDBBC BBCCA ABBCB DBBD
20(1)材料一反映了“十一五”期間我國資本形成率小幅上升,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分)最終消費率則呈下降趨勢,與發達國家相比,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過低。(1分)表明我國投資過旺,消費不足,投資和消費關系不平衡,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轉變。(2分)
。2)要調控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2分)要把擴大居民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2分)為此要發展經濟,增加收入,促進消費;(1分)要完善分配制度,縮小收入差距,理順國家、企業、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1分)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穩定物價,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居民消費信心;(1分)要引導居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科學理性消費。(1分)
2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財政具有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解決現階段的主要矛盾,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擴大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考生若從統籌城鄉發展、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消費反作用于生產等方面作答,可酌情給分)
22.(1)①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大力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沒有效率作為前提和基礎的公平只能導致平均主義和普遍貧窮。因此,只有發展生產,講求效率,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才能為國民幸福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2分)
②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只有公平分配,才能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從而提升國民的幸福。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