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高考零分作文:“神”標語,以“力”扶人
2018-11-02 16:50:28高三網
近年來,各地學校出現了諸多“神標語”,社會各界對于“神標語”的好壞評判,莫衷一是。我的觀點是,相較于傳統標語,“神標語”更有力量,激勵效果更好,值得贊許。
“神標語”與傳統標語相比,究竟“神”在何處?
語言幽默詼諧,有個性,接地氣,這是“神標語”的特色之一。孔子曰:“言而無文,行之不遠”,意思是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文章也好,標語也罷,其力量不僅來自于內容,也和語言的形式離不開關系;甚至很多時候,形式比內容更重要。江浙財閥的代表蔣介石之所以敗給了山溝溝里出來的中國共產黨,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共的宣傳極其有力量,能夠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創作了大量的群眾所喜聞樂見文藝作品,從而廣泛深入地傳播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人丑還不多讀書,哪兒來的自信?還玩,說你呢!”就比“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更喜聞樂見;而“不學?將來別人別墅的墻是你砌的”難道不比“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更幽默詼諧,不更具有傳播力嗎?
說穿了現實,刺中了很多同學的隱痛,這也是“神標語”的一大特色。激勵人們前進的動力,不僅是對詩與遠方的美好想象,更有對泥濘現實的不甘。促使陳涉揭竿而起的固然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期許,更有大雨失期,按律當斬的殘酷現實。激勵《紅與黑》主人公于連冒險的不僅是“心比天高”理想,更是“命比紙薄”的窘迫。禪宗祖師常常對初學者當頭棒喝,以使弟子醒悟。所謂醒悟,是對理想的大徹大悟,還是對現實的幡然悔悟?恐怕后者多于前者。“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帥否?否,滾去學習!”難道不是現代的當頭棒喝?“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難道沒有讓你認清自己所處的“險境”?盡管大部分人都不認同“高富帥”“官二代”,但任何人恐怕也不能否認他們存在的事實吧。對于大多數同學而言,“神標語”難道不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更令人警醒,更讓人不甘,更催人奮進嗎?畢竟,在《皇帝的新裝》中,一個小孩子戳穿現實的話比皇帝與眾多臣民一起編制的美好想象更有力量。孟子曰:“知恥近乎勇”,認清現實,不甘現實,是激勵我們邁向理想彼岸的推力。
“神標語”的幽默下面隱匿著草根流行文化中自信與叛逆的精神。“神標語”不太可能出自嚴肅的校方之手,更可能來自學生的創作。其幽默自嘲的風格和近年來的網絡流行詞匯“屌絲”“自干五”“接盤俠”等有異曲同工之妙,顯然它們都屬于草根階層的網絡流行文化。自黑自嘲是比較健康的心態,蘊含著多多少少的坦然與自信。一個以“肥仔”自稱的胖子顯然比聽不得半句“肥胖”的胖子更自信。“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等“神標語”都隱匿著人群的劃分,言下之意,我們是“屌絲”,你們是“高富帥”。更深一層,恐怕還有“捋起袖子干一仗”的叛逆斗爭的心理。而自信與叛逆既是力量的印證,也能喚起認同者的力量。
總而言之,我贊許“神標語”,是因為相較于傳統標語,它更有力量,能夠以“力”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