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試熱點問題(5)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0-27 20:35:25
1. 以下國家中,對于人口問題的憂慮內容與其他三國明顯不同的是 ( )
A.中國 B.俄羅斯 C.印度 D.巴西
2. 2000~2010年間,關于中、美兩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中國人口增長率高 于美國
B.鼓勵中國男性移民美國是解決兩國性別構成不合理的可行措施
C.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快于美國
D.中、美兩國15~64歲年齡段的人口比重都很高,勞動力都很富 余
3. 老齡化是中、美兩國面臨的共同問題,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
A.老齡化是社會進步、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B.中、美兩國老齡化產生的原因相同
C.相對于美國,我國老齡化水平還很低,老齡化的壓力還不大
D.我國"未富先老",應提高青少年的比重,從而降低老年人的比重中新網2013年8月22日電:8月以來,中國南方出現較大范圍的持續高溫干旱,而水稻和玉主產區東北三省發生洪澇災害,給中國糧食增產蒙上陰影。多災之秋,從中央到 地方,全國已經打響一場"糧食保衛戰",確保秋糧豐收、管理通脹預期、穩定糧食價格。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 強農村發展活力 的若干意見》今天發布,一號文件連續第十年聚焦"三農"。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以14個字概括了2013年農業農村的工作目標:"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創新 添活力",綜觀一號文件的要求,涵蓋農產品供給保障機制、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農業生產經營體制、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機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村公共服務等等方面,從農民關切到社會熱點,文件一一回應。
農業部2月4日發布《農業部關于做好2013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意見》,要求2013年糧食產量穩定在 10 500億斤以上、農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持續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農業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命題猜想
農業生產的區位條件;特色農業的分布規律及其影響因素;農業地域類型;糧食安全。
典例體驗
(2013·海南地理)花椒,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實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調料、藥材。武都(位置見下圖)素有"千年椒鄉"之稱,古書有"蜀椒出武都"的記載。據此完成1~2題。
1. 與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產花椒的氣候條件優越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緯度較高 ②海拔較高 ③位于夏季風迎風坡 ④年溫差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目前,武都花椒生產成本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質退化 D.種植面積擴大
黃金玉米帶即最適合 玉米種植的黃金地帶。吉林玉米帶(40°N~42°N,125°E~128°E),與大致同緯度的美國玉米帶、烏克蘭玉米帶并稱為世界三大黃 金玉米帶 。結合"吉林省玉米種植區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吉林省的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為主,地勢由____向____傾斜。
(2)分析吉林省東部地區未形成黃金玉米帶的原因。
(3)近年來,遼寧省北部、 黑龍江省南部、內蒙古東部部分地區也在推廣種植吉林玉米,并形成吉林黃金玉米帶的延長帶。你認為在這些地區大規模種植玉米是否合理?請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