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解題技巧詳解(3)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0-26 22:05:32
策略6碳族方面試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
金點子:
碳族元素,作為元素化合物部分的重點內容,在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巳波及到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及鍺、錫、鉛三種元素的內容。
此類試題中的常規題,其解法有過量分析、守恒分析、方程式的合并分析等。
此類試題中的信息題,其解法有遷移類比、現象剖析、效用比較等。
經典題:
例題1 :(1996年上海高考)某二價金屬碳酸鹽和碳酸氫鹽的混合物跟足量鹽酸反應,消耗H+和產生C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6:5, 該混合物中碳酸鹽和碳酸氫鹽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
A.1:1 B.1:2 C.1:3 D.1:4
方法:利用假想法。將消耗H+和產生C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6:5 假想成消耗6molH+和產生5molCO2,然后再行分析求算。
捷徑:設二價金屬碳酸鹽為RCO3,碳酸氫鹽為R(HCO3)2,其物質的量分別為x和y。根據題意有:2x + 2y = 6mol ,x + 2y = 5mol 。解得x = 1mol ,y = 2mol 。混合物中碳酸鹽和碳酸氫鹽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選B。
總結:部分考生在解題時,將混合物中碳酸鹽和碳酸氫鹽的物質的量之比理解成CO32-和HCO3-,而出現錯選D選項的較多。
例題2 :(1996年全國高考)將1體積選項中的一種氣體與10體積O2混和后,依次通過盛有足量濃NaOH溶液的洗氣瓶和盛有足量灼熱銅屑的管子(假設反應都進行完全,最后得到的尾氣可以是 ( )
A.Cl2 B.CO C.CO2 D.N2
方法:找對氣體來源,分析好氣體去路。通過剖析來龍去脈求解。
捷徑:A.Cl2與O2混合后,通過NaOH,Cl2全部被吸收,再通過熱銅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氣。
B.CO與O2混合后,通過NaOH溶液,都不能被吸收,再通過熱銅屑,發生反應:2Cu+O2 2CuO,CuO+CO Cu+CO2最后得到的尾氣是CO2,故C選項為最后得到的尾氣。
C.CO2與O2混合后,通過NaOH溶液,CO2被吸收,再通過熱銅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氣。
D.N2與O2混合后,通過NaOH溶液,都沒有被吸收,再通過熱銅屑,O2被吸收,最后得到尾氣N2,所以D選項也為最后得到的尾氣。
故本題答案為CD。
總結:本題的難點是對題意的理解。有學生誤認為選項中的某種氣體混入氧氣后,再按題意依次反應后的尾氣仍然是原選項中的氣體。這是對題意的片面理解。正確的理解是,尾氣可以是原選項,也可以是其他選項。對于這種設問盡管比較少見。但只要認真閱讀,題中的設問是可以理解明白的。
策略7氮族方面試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
金點子:
氮族元素,作為元素化合物部分的重點內容,在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所占比例較大。其主要內容有氮族概念的分析與判斷、氮的氧化物的分析與計算、硝酸及硝酸的性質分析與計算、磷及磷的化合物的分析與應用等。
此類試題中的常規題,其解法有過量分析、守恒分析、方程式的合并分析、工業生產中的用量比較等。
此類試題中的信息題,其解法有遷移類比、現象剖析、效用比較等。
經典題:
例題1 :(2001年上海高考綜合)金屬加工后的廢切削液中含2% ~ 3%的NaNO2,它是一種環境污染物。人們用NH4Cl溶液來處理廢切削液,使NaNO2轉化為無毒物質,該反應分兩步進行:第一步:NaNO2+NH4Cl = 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 N2+2H2O
下列對第二步反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NH4NO2是氧化劑 ②NH4NO2是還原劑 ③NH4NO2發生了分解反應 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 ⑤NH4N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方法:根據方程式,對照敘述,從化合價、反應類型等方面綜合分析。
捷徑:NH4NO2==N2+2H2O這是分解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NO2-被NH4+還原生成N2,顯然都是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以此得答案為D。
總結:同一元素,如果一種顯正價的微粒,另一種顯負價的微粒,若它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則往往生成該元素的單質,如2H2S+SO2==3S+2H2O,NaH+H2O==NaOH+H2等。
例題2 :(1997年全國高考)某金屬單質跟一定濃度的硝酸反應,假定只產生單一的還原產物。當參加反應的單質與被還原硝酸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時, 還原產物是 ( )
A.NO2 B.NO C.N2O D.N2
方法:據題可知,2mol金屬失去的電子給了 1mol HNO3。可采取討論試算的方法確定選項。
捷徑: 令金屬為+1價,失2 mol電子,N被還原后顯+3價。
令金屬為+2價,失4 mol電子,N被還原后顯+1價。令金屬為+3價,失6 mol電子,N被還原后顯-1價。選項只有C符合。
總結:金屬與HNO3反應后的價態,是該題求解的關鍵。部分考生因難以確定金屬的價態,而造成無法獲得結果。
策略8氧族方面試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
金點子:
氧族元素包括了初中化學中氧氣、水,高中化學中的臭氧、過氧化氫,硫及硫的化合物等。內容多,知識廣,且有時還可能擴展到硒、碲、釙等元素。因此對其解題方法的掌握尤其重要。
此類試題中的常規題,其解法有過量分析、守恒分析等。
此類試題中的信息題,其解法有遷移類比、現象剖析、效用比較等。
由于濃硫酸與稀硫酸的性質不同,故在解題時,還必須注意,反應進行時濃度變化引起的反應變化。
經典題:
例題1 :(1997年全國高考)向50mL18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銅片并加熱。充分反應后,被還原的H2SO4的物質的量為 ( )
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
C.在0.45mol和0.90mol D.大于0.90mol
方法:根據方程式,將參加反應的硫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氧化作用,一部分為酸性作用,然后對其進行分析。但又要注意隨著反應的進行,H2SO4的濃度越來越稀,稀硫酸不能與銅片反應,以此被還原的H2SO4的物質的量小于依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值。
捷徑:濃H2SO4與足量的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O4(濃)+Cu CuSO4 + SO2↑+ 2H2O,從方程式看,被還原的H2SO4應為所給H2SO4 0.90 mol的一半,即0.45mol(中間值),但由于隨著反應的進行,H2SO4的濃度越來越稀,反應停止,故不可能等于0.45mol,一定小于0.45mol。故答案為A。
總結:該題存在著一個隱含信息,即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濃度逐漸降低,反應自行停止。在解題時必須特別注意此類隱含信息。
例題2 :(1995年上海高考)為方便某些化學計算,有人將98%濃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 )
A.H2SO4· H2O B.H2SO4·H2O C.H2SO4·SO3 D.SO3· H2O
方法:質量假想法。
捷徑:假設原98%硫酸的質量為100g,則98%濃H2SO4中有純H2SO4 98g ,水2g。
則H2SO4與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 1︰ ,可判斷A正確,B C錯誤。D
項是A項略作變形,H2SO4· H2O → SO3·H2O· H2O → SO3· H2O,以此得答案為A D。
總結:將化合物或混合物按其組成進行拆分,在無機及有機試題中均有出現。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