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一輪復習化學知識點:元素周期律(4)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0-25 22:25:17
(1)周期表中共有18個縱行、16個族.分類如下:
①既含有短周期元素同時又含有長周期元素的族,叫做主族.用符號"A"表示.主族有7個,分別為I A、ⅡA、ⅢA、ⅣA、VA、ⅥA、ⅦA族(分別位于周期表中從左往右的第1、2、13、14、15、16、17縱行).
②只含有短周期元素的族,叫做副族.用符號"B"表示.副族有7個,分別為I B、ⅡB、ⅢB、ⅣB、VB、ⅥB、ⅦB族(分別位于周期表中從左往右的第11、12、3、4、5、6、7縱行).
③在周期表中,第8、9、10縱行共12種元素,叫做Ⅷ族.
④稀有氣體元素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在通常情況下以單質的形式存在,化合價為0,稱為0族(位于周期表中從左往右的第18縱行).
(2)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部,從ⅢB到ⅡB共10個縱列,包括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統稱為過渡元素.因為這些元素都是金屬,故又叫做過渡金屬.
(3)某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數:該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該元素的最高正價數
2.原子序數與化合價、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以及族序數的奇偶關系
(1)原子序數為奇數的元素,其化合價通常為奇數,原子的最外層有奇數個電子,處于奇數族.如氯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7,而其化合價有-1、+1、+3、+5、+7價,最外層有7個電子,氯元素位于第ⅦA族.
(2)原子序數為偶數的元素,其化合價通常為偶數,原子的最外層有偶數個電子,處于偶數族.如硫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6,而其化合價有-2、+4、+6價,最外層有6個電子,硫元素位于第ⅥA族.
3.元素性質與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關系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原子結構、元素性質三者之間的關系:
(2)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與在周期表中位置的關系:
①同一周期元素從左至右,隨著核電荷數增多,原子半徑減小,失電子能力減弱,得電子能力增強.a.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增強;b.金屬單質與酸(或水)反應置換氫由易到難;c.非金屬單質與氫氣化合由難到易(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增強);d.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強、堿性減弱.
②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往下,隨著核電荷數增多,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失電子能力增強,得電子能力減弱.a.金屬性增強、非金屬性減弱;b.金屬單質與酸(或水)反應置換氫由難到易。c.非金屬單質與氫氣化合由易到難(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降低);d.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減弱、堿性增強.
③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下方的元素銫(Cs)是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右上方的元素氟(F)是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位于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附近的元素(B、A1、Si、Ge、As、Sb、Te等),既具有某些金屬的性質又具有某些非金屬的性質.
(3)元素化合價與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關系:
①在原子結構中,與化合價有關的電子叫價電子.主族元素的最外層電子即為價電子,但過渡金屬元素的價電子還與其原子的次外層或倒數第三層的部分電子有關.
②對于非金屬元素,最高正價+最低負價的絕對值=8(對于氫元素,負價為-1,正價為+1).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